杞人忧天的寓言故事「杞人忧天的寓言故事道理」( 二 )


对于这场争论,战国时的郑人列御寇也有说法 。他认为:“说天与地会坏,是荒谬的;说天与地不会坏,也是荒谬的 。天地到底会不会坏,我们目前尚不知道 。不过,说天地会坏是一种见解,说天地不会坏也是一种见解 。这就好像活人不知道死者的滋味,死者也不知道活人的情形;未来不晓得过去,过去也不能预测未来 。既然如此,天地究竟会不会坏,我又何必放在心上呢?”
毫无疑问,如果用今天的科学常识来看待天和地,我们完全可以断言,那个杞国人和他的朋友,以及古代思想家长卢子和列御寇的观点都有偏颇 。但这则故事仍然说明:对于一个时代所无法认知和解决的问题,人们不应该陷入无休止的忧愁之中而无力自拔 。人生还是要豁达些好 。
杞人忧天寓言故事2
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没有地方容身,因此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
有个人看他这样忧愁,很为他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很厚很厚的气积聚在一起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间,怎么会担心天塌下来呢?
那人忧天的人听了,又说;如果天是很厚的气,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会掉下来吗? 。
前来开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都是会发光的气积聚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不可能把人打伤 。
那个忧天的人又问:如果地陷塌了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回答说:大地是土块积聚而成,它充塞四野,无处不有,你在它上面随便行走、跳跃,整天在它的上面生活,怎么担心它会陷塌呢?
那人听了朋友的话,如释重负,非常高兴;那个前来劝他的人放下心来,也很高兴 。
寓意:只要把道理说透彻,就能够帮助人解除顾虑和忧愁 。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踏,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
列子《列子·天瑞》
趾:左足字边,右为此字 。
后人便从中认概括出杞人忧天一句成语,用以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 。
杞人忧天寓言故事3
杞人忧天:不必要的或荒谬的忧虑,往往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困扰 。杞人忧天,汉语成语,读音是qǐ rén yōu tiān,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
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
杞人忧天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 。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
杞人忧天原意是要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 。这是道家的人生哲学的反映 。后来,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形容不必要的无根据的忧虑 。
杞人忧天的故事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的人 。他很喜欢想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有一天,他坐在门前乘凉,忽然很担心天会塌下来 。他说:“要是天塌了下来,我们该怎样办呢?”从此以后,他几乎每一天都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 。朋友明白后,就跑来开导他说:“天但是一堆气体,你怎样会担心天塌下来呢?”杞人说:“如果天真的是气体,那么日月星辰挂在气体的上面,难道不会坠落下来吗?”朋友答:“日月星辰也是由气体聚集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绝不会砸伤人的!”经过这么一番开导,杞人最后放下心来 。
3杞人忧天的寓言故事 杞人忧天的寓言故事内容1、在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有一个杞国人,总是担心有一天会突然天塌地陷,自己无处安身 。他为此事而愁得成天吃饭不香,睡觉不宁 。
2、后来,他的一个朋友得知他的忧虑之后,担心这样下去会损害他的健康,于是特意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一些积聚的气体而已 。而气体是无处不在的,比如你抬腿弯腰,说话呼吸,都是在天际间活动,为什么你还要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3、那个杞国人听了,仍然心有余悸地问:“如果天是一些积聚的气体,那么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不会掉下来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