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对垒的图片 两军对垒( 二 )


4、 瑮 。读作lì 。《说文解字》释作:“玉英華羅列秩秩 。”还是从玉石表面的花纹来评价一方玉的成色的意思,很漂亮的玉,玉上的纹采排列有序 。就叫瑮 。为什么图案纹路排列有序就叫瑮呢,从字形上说,玉部不用说,栗就是板栗木,如图:

两军对垒的图片  两军对垒

文章插图
(板栗树)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包在多刺的壳斗内,种子供食用,也可入药 。木材坚实,其实果壳也竖实,甲骨文的栗就是栗木的象形,树上结了长了刺的果实,金文简化了果实,这种树木的各种特征(木材、果实)就是坚实,细密 。因此这个字又引申为坚实,细密的意思 。那么,细密纹路的玉叫瑮就容易理解了 。它们的字形演变如图:
两军对垒的图片  两军对垒

文章插图
(栗与瑮的字形演变)
5、瑩 。读作yíng 。《说文解字》释作:“玉色 。”就是玉的光泽 。字形上很容易理解,就是玉被一个物品覆盖之后,仍然能看到它的光芒 。《韩诗外传》里记载:“良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良珠度寸,虽有百仞之冰,不能掩其莹”,莹通瑩 。它的小篆字形如图:
两军对垒的图片  两军对垒

文章插图
(瑩的小篆字形)
6、璊 。读作mén 。《说文解字》释作:“玉赤赬色也 。禾之赤苗謂之虋”,这里的虋,《说文》释作“赤苗,嘉穀也”,就是赤粱粟(可能就是红高梁) 。谷的良种 。秦汉以前,粟为谷类总称 。汉以后始称穗大毛长粒粗者为粱,穗小毛短粒细者为粟 。显然,引用这一句的意思是称这种玉的颜色,这个字没左边一个玉,右边部分念liǎng,GBK字库里没有这个字,《汉语大字典》解释为草名,没有更多的解释,如果推断不错,这应当是一种赤色的草 。因此,赤色的玉就叫做“璊”它的小篆字形如图:
两军对垒的图片  两军对垒

文章插图
(璊的小篆字形)
《说文解字》中许慎所说解的字义是他认定的本义,他根据小篆的形体来分析字形结构,说解字义,大部分是可信的,但也由于时代的限制和古文字材料的不足,也会有一部分的错误,我们在这个系列中,尽可能找出这些错误,加以更多的资料,以给每个字更为准确的解说,但限于学识水平和资料占有量,仍会出现一些讹误,这是在所难免的,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努力做好 。努力,再努力 。同时,需要注明的是,这个系列也主要是围绕篆刻学习而组织材料的,或许会有一些相对细分的内容 。希望不影响全文的阅读 。
(【说文解字】之23,部分图片来自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