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板工程「外墙保温板工程造价」( 二 )


6.2.抹灰层清理
6.2.1.清扫表面浮灰、异物等影响粘贴附着等物质;
6.2.2.清除明显高出墙面的泥渣、暗包,防止粘贴时顶住板背 。
6.3.定位、墙面预分割
6.3.1.弹实际控制线:根据设计弹好标高线、水平控制线、竖直控制线、厚度控制线;
6.3.2.排头板的粘贴:在拉上竖直通线的大阳角部位粘贴一列排头板材,作为每行的对齐标准,
6.3.3.拉厚度控制线:根据墙面平整度情况,拉厚度控制线,原则是粘贴砂浆厚度控制在5-7mm左右,最厚地方不超过10mm,若超过10mm,则应将这些位置重新找平、基本干燥后再施工;
6.3.4.无论是弹线还是拉线,尤其是水平线,要考虑线中间部位下坠现象,故,一次拉太长时应在中间部位增加定位钉 。
6.4.粘贴板材
6.4.1.按分隔尺寸对板材进行按需切割,切割时注意安全;
6.4.2.将切割好的板材在墙面初步预排,看尺寸是否合适;
6.4.3.阳角部位采用海棠扣工艺,离面层厚度5-8mm位置斜切略大于45度的斜碰角;
6.4.4.用合适直径钻头的冲击钻在墙体打出固件安装孔洞,并将固件预装,注意不要将螺丝拧紧,以能自由活动为准;
【外墙保温板工程「外墙保温板工程造价」】6.5.固件使用数量标准:固定轻瓷保温装饰板的锚固件当建筑物高度在27m以上时,固定件的设置为4个/㎡,27 m以上不少于6~8个/㎡;
6.5.1.在准备粘贴位置涂抹粘贴砂浆,厚度根据墙面平整度,一般4-5mm左右,用10×10的锯齿抹横向立拉横纹;
6.5.2.将粘贴砂浆在板材背面涂抹一层,注意完整涂覆,厚度一般在3-4mm左右,用10×10的锯齿抹竖向立拉竖纹(和墙面纹路垂直);
6.5.3.将板材贴上墙面,轻轻地上下、左右轻微滑动,使板材贴实,用惯用工具如塑料抹板、橡皮锤等轻敲板面,使板材准确就位;
6.5.4.粘贴过程中挤出的多余砂浆可再使用,不要浪费;
6.5.5.施工时若板面被砂浆污染应立即擦洗干净;
6.5.6.将固件插入板材侧槽,先固定竖向位置(即将墙面螺丝拧紧),然后再将固件可调螺丝拧紧;
6.5.7.用粘贴砂浆将板材与墙面周边缝隙全部填平;
6.5.8.粘贴过程中注意合理使用塑料十字垫片来辅助控制缝隙;
6.5.9.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粘贴砂浆会考虑合理干燥时间,若干燥过快,可在施工前合理的时间将板材浸泡、墙面淋水等常用 *** 预处理;
6.5.10.由于本板材的高防水性和极低的吸水率,为保证干燥效果,一般粘贴后干燥3-4天(和墙体干燥程度也有关系,可实际观察)进行填缝、封缝处理为佳;
6.5.11.密缝处理(小于1mm的缝):若采用密缝粘贴,在粘贴时采用湿气固化类结构胶,涂抹在板材侧边,再进行粘贴、拼接、就位 。干燥后缝隙表面要沿缝隙贴分色纸后打上透明或选定色耐候胶、耐候填缝剂等;
6.5.12.常规分隔缝:先用保温填充材料(泡沫条等)进行塞填(注意泡沫条的直径应比缝宽大30%左右),确保保温效果,填充高度是距离板面5mm左右,再贴好分色纸,用耐候型填缝剂或胶进行封缝处理;
6.5.13.贴分色纸是注意压紧,防止渗胶,打完胶后立即撕去分色纸(晚撕会出现毛边);
6.5.14.约2小时候即可投入使用(若擦洗板面时可能导致水流到缝,应在封缝材料干燥后再进行擦洗工作);
6.5.15.粘贴完一个区域后,应立即清理粘贴时被污染的其它构件如门窗框等;
6.5.16.施工时应有效避免二次污染,如贴上面污染下面的、打缝滴胶污染、分色纸上未干胶污染等 。
7.质量检验
7.1.保证项目:
7.1.1.板材的品种、规格、颜色、图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行业标准规定 。
7.1.2.板材镶贴必须牢固,严禁空鼓,无歪斜、缺棱、掉角和裂缝等缺陷 。
7.2.基本项目:
7.2.1.表面:平整、洁净、颜色协调一致 。
7.2.2.接缝:填嵌密实、平直、宽窄一致,颜色一致,花纹一致,阴阳角处的板压向正确,非整砖套割吻合,边缘整齐;墙裙、贴脸等出墙厚度一致 。
7.2.3.坡向正确 。
7.3.允许偏差项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 ***
1 立面垂直度 2 mm 用2m托线板检查
2 表面平整度 2 mm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3 阳角方正 2 mm 用20cm方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4 接缝正直 2 mm 拉5m小线,不足5m拉通线和尺量检查
5 墙裙上口平直 2 mm 拉5m小线,不足5m拉通线和尺量检查
6 接缝高低 0.5mm 用钢板短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8.成品保护
8.1.板材镶贴后有切实可行的防止污染措施;同时要及时清擦干净残留在门窗框、扇上的砂浆 。特别是铝合金、塑钢门窗框、扇,事先不能将窗上的保护膜撕掉,可以防止污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