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通宝光背铁钱图片,大观通宝大铁钱图片?( 五 )


最近随着集币热 , 大观折十越来越受欢迎 , 根据品相的不同 , 价格从150到1000不等 。你的这个品相还好大概400左右
4钱真的很重要 , 北宋时期的铜钱都有哪些种类?大观通宝、崇宁通宝、皇宋通宝、绍熙元宝、九叠篆钱等 。
1、大观通宝
大观通宝是北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年间(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铸造的年号钱 。它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等多种版式 。
这枚“大”字一捺特别长的当十大观通宝 , 钱径40毫米 , 比普通当十大观通宝38毫米略大;厚3毫米 , 比普通当十大观通宝略厚;重18.2克 , 也比普通当十大观通宝重一些; *** 精致美观 , 地章平整 , 面文和缘深峻 。
宋代钱币在中国钱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是今天人们观赏、收藏的丰富宝藏 。针对北宋钱币而言 , 宋朝建立以后 , 在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铸造了“宋元通宝”钱 。
2、崇宁通宝
崇宁通宝是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1102-1106年)始铸 , 年号钱 。有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和崇宁元宝三种 。崇宁通宝当十型 , 钱文为徽宗亲书 , 所以又其为御书钱 。
该钱文书法清秀骨瘦 , 铁划银钩 , 是徽宗赵佶瘦金书体存留世间的真实显现 。宋徽宗更因铸钱精绝 , 当时官造成色在96%-96.7% , 高于崇宁重宝、崇宁元宝 , 而与王莽并称“钱法二圣” , 是现在青铜钱中价值更高的两种钱币之一 。
右图钱体厚重 , 青铜质 , 锈色古旧 , 开门的老生坑 。之所以谓之大字版 , 是因此品钱文四字饱满 , 寄廓接缘 。
“宝、宁”二字冠点长且向左倾;长点“崇” , 斜丁“宁” , 高走“通”等 , 与被公认的各谱均载的大字“崇宁通宝”雷同 。除钱径略小外 , 轮廓宽窄、 穿孔大小、成色亦基本一致 。
3、皇宋通宝
皇宋通宝 ,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北宋仁宗赵祯 , 宝元二年至皇祐末年(公元1039年~公元1053年)铸 , 非年号钱 。钱文有篆书 , 楷书对钱 , 光背 。有小平、折二两种 , 有铁钱 。篆书中另有九叠篆者 , 极其罕有 , 为古泉大珍 。
九叠篆盛行于唐、宋、元、明 , 一直延续至今 。将这种“九叠篆”用于钱文 , 在数千种古钱币中 , “皇宋通宝”仅为孤例 , 故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稀世珍品 。关于皇宋通宝九叠篆的铸造背景 , 现今钱币学家一般认为该钱币为“置样钱” , 或“开炉钱” , 应不是正用品流通钱币 。
4、绍熙元宝
南宋光宗皇帝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铸造 , 版式有小平 , 折二等铜、铁钱 。均为纪年钱 , 有背“元” , “二” , “三” , “四” , “五”等 。铸工较其他南宋钱币为优 。
“绍熙元宝”铁钱背有纪监及纪年文字 , 有背“春” , “光” , “定” , “春五” , “汉” , “同二” , “光二”等 。另光宗朝还铸有“绍熙通宝”钱 。
5、九叠篆钱
在版别众多的皇宋通宝钱币中 , 有一种俗称“皇宋九叠篆”的钱币尤为珍贵 。九叠篆又称上方大篆 , 秦汉无此制 , 唐宋以来多用于官印上面 。
九叠篆是以小篆为基础 , 笔画反复折叠 , 盘旋屈曲 , 点画皆有纵横两个方向 , 填满空白部分 , 求得均匀 。“曲屈平满”是九叠篆书法更大的特点 。
折叠多寡 , 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 , 则视笔画繁简而定 , 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 。称之为九叠 , “乃以九为数之终也 , 言其多也 , ”形容其折叠之多 。
九叠篆盛行于唐、宋、元、明 , 一直延续至今 。将这种“九叠篆”用于钱文 , 在数千种古钱币中 , “皇宋通宝”仅为孤例 , 故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稀世珍品 。
关于皇宋通宝九叠篆的铸造背景 , 现今钱币学家一般认为该钱币为“置样钱” , 或“开炉钱” , 应不是正用品流通钱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