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左右,各社居就忙起来了,制做铁架挑选服装找演员排练队形,整个社居都为正月十五做出了充足的打算,就盼着这天赶紧到来,好让整个周宁都活跃起来 。
到了正月十五,全县人民早早就吃过晚饭,打算观看游行表演,整个街上的霓虹灯都亮了,也点燃了全县人民的心 。
游行表演开始了,警车在前方开道,铁枝的两边有两条五米长的绳子,不让观众往前挤 。台上的演员舞动着身躯,精巧的妆容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迷人 。铁枝花样很多,有“八仙过海” “鲤鱼仙子” “郑和下西洋”……这次搬铁枝最令人眼前一亮的非鲤鱼仙子莫属啦!花苞徐徐上升,花瓣徐徐绽开,可以说这个荷花座是此次搬铁枝中最高科技的部分了 。大家能看到“仙气十足”的童子可不单单是靠升降机,荷花座下也是玄机巧藏,设有烟雾和彩灯,这才使得荷花上升时光彩耀人云烟氤氲 。
搬铁枝让人民感受到了热情,也使正月十五过得更加热闹 。我也很想参加这样热闹的活动,但年年开学都在正月十五前,只能看奶奶发来的图片羡慕别人了 。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四)
河南民间剪纸历史悠长,在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朵钞》中就有一段描写出售剪纸的盛况,由此看来,早在宋代剪纸已经在民间流传起来了 。
剪纸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从前有一个叫做“花丫头”的人,她只能靠剪名堂纸来赚钱养活自己可是奔忙一天只能赚几分钱 。她心里想着肯定是我技术不好,剪出来不好看,所以没人买我的剪纸 。她四处拜访,偶然间她看见路口有一位老奶奶在给别人剪纸,老奶奶手上的剪刀像活的一样,转几个圈就完成了 。花丫头立刻前去拜师,可老奶奶不紧不慢的从后背拿出一把剪刀说:“孩子,你把它磨好,再来找我 。”花丫头日复一日地磨,磨石也换了一块又一块,花丫头在这个艰难的磨剪子的过程中,技术不断提高,终于磨了一年,把剪子磨尖锐了,可是她再去找老奶奶却再也找不到了 。他拿着老奶奶的剪刀去剪名堂纸,剪得差不多和真的一样,从此花丫头名声大起 。
剪纸要的是耐心,手不能乱抖动,剪错一下,这张纸就废了(但可以废物利用哦),眼也要集中注意力 。想要好看不只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心平气和,心不能烦躁,要把自己当成剪刀,这样剪出的纸才好看 。剪纸也可以任由你的发挥,任由你的想象,剪出你自己独一无二的剪纸 。
河南剪纸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一张纸和一把剪刀然后“嚓,嚓”几下就完成了;第二种是由你勤劳的双手撕(但是你的指甲必须很长才能做手撕画),手撕画在我们当地可有名了,只要你技术高撕出来可好看,怎么样,剪纸有趣吧!
我真自豪我的家乡有这样优秀的风俗,希望他永远的流传下来 。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五)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的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 。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 。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 。”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 。说起游神,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 。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 。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应该死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 。”第二天,他果然没死,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 。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 。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的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
年例不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 。年例一定要吃鸡、鸭、鹅,这样可以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
年例是我们的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的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 。
推荐阅读
- 乳鸽怎么做好吃 乳鸽的做法
- 完整的菠萝蜜能放多久 菠萝蜜为何切口抹石灰
- 西安常态化防控区域如何划定的 西安常态化防控区域如何划定
- 无骨鸡爪怎么做好吃 无骨鸡爪的做法
- 肿眼泡的人做双眼皮好吗 肿眼泡的人做双眼皮好吗?
- 菠萝蜜有白浆还能吃吗 菠萝蜜里面一丝丝的东西能吃吗
- 公积金贷款和银行的关系,公积金贷款与什么有关系
- 切开的菠萝蜜不熟怎么办 菠萝蜜没熟怎么催熟
- 清明节踏青的诗句 清明节踏青的诗句,回望
- 刚出生的宝宝打嗝怎么办 刚出生的宝宝打嗝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