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药性论》:杀现虫毒 , 去热毒风 , 利五淋 , 主中恶 , 通小便 , 解五种黄病 , 明目 , 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 , 目赤肿痛 。
5、《食疗本草》:主?哑 , 紫癜风 , 黄疸积热心躁 。
6、《医学启源》:疗心经客热 , 除烦躁 , 去上焦虚热 , 治风 。
7、《药类法象》:治心烦懊?而不得眠 , 心神颠倒欲绝 , 血滞而小便不利 。
8、朱震亨:泻三焦火 , 清胃脘血 , 治热厥心痛 , 解热郁 , 行结气 。
9、《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 , 损伤瘀血 , 及伤寒劳复 , 热厥头痛 , 疝气 , 汤火伤 。
10、《本草备要》:生用泻火 , 炒黑止血 , 姜汁炒治烦呕 , 内热用仁 , 表热用皮 。
1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 凉血泻火 。治黄疸型肝炎 , 蚕豆黄 , 感冒高热 , 菌痢 , 肾炎水肿 , 鼻衄 , 口舌生疮 , 乳腺炎 , 疮疡肿毒 。
栀子的作用:
1、栀子疗心经客热 , 除烦躁 , 去上焦虚热 , 治风 。《医学启源》
2、栀子治火丹毒:栀子 , 捣和水调敷之 。(《梅师集验方》)
3、栀子治热水肿:山栀子五钱 , 木香一钱半 , 白术二钱半 。细切 , 水煎服 。(《丹溪心法》)
4、栀子治肺风鼻赤酒齄:老山栀为末 , 黄蜡等分溶和 。为丸弹子大 。空心茶、酒嚼下 。忌酒、炙? 。(《本事方》)
5、栀子治尿淋 , 血淋:鲜栀子二两 , 冰糖一两 。煎服 。(《闽东本草》)
6、栀子治折伤肿痛:栀子、白面同捣 , 涂之 。(《濒湖集简方》)
7、栀子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 , 损伤瘀血 , 及伤寒劳复 , 热厥头痛 , 疝气 , 汤火伤 。《纲目》
8、栀子治伤寒发汗、吐 。下后 , 虚烦不得眠 , 心中懊?:栀子十四个(剖) ,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 , 以水四升 , 先煮柜子得二升半 , 纳豉 , 煮取一升半 , 去滓 , 分为二服 。温进一服 , 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论》栀子豉汤)
9、栀子治湿热黄疸:山栀四钱 , 鸡骨草、田基黄各一两 。水煎 , 日分三次服 。(《广西中草药》)
10、栀子疗目热亦痛 , 胸心、大小肠大热 , 心中烦闷 , 胃中热气 。《别录》
5栀子的主治及其功效泻火除烦 , 清热利尿 , 凉血解毒 。用于热病心烦 , 黄疸尿赤 , 血淋涩痛 , 血热吐衄 , 目赤肿痛 , 火毒疮疡;
(1)用于热病发热 , 心烦不宁等症 。栀子善能泻火泄热而除烦 。在外感热病的气分症初期 , 见有发热、胸闷、心烦等症 , 可用栀子配合豆豉 , 以透邪泄热、除烦解郁 。如属一切实热火症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 , 可用本品配黄连等泻火而清邪热 。
(2)用于热毒、实火引起的吐血、鼻衄、尿血、目赤肿痛和疮疡肿毒等症 。山栀又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 , 用治血热妄行 , 常与生地、侧柏叶、丹皮等配伍;治目赤肿痛 , 可与菊花、石决明等配伍;治疮疡肿毒 , 可与黄连、银花、连翘等同用 。
(3)本品又能泄热利湿 , 可用于湿热郁颉所致的黄疸、面目皮肤发黄、疲倦、饮食减少等症 , 常与黄柏、茵陈蒿等同用 。又用生栀子研末 , 与面粉、黄酒调服 , 有消肿活络的作用 , 可用于跌仆损伤、扭挫伤、皮肤青肿疼痛等症 , 为民间常用的“吊筋药” , 尤其适用于四肢关节附近的肌肉、肌腱损伤 。
(4)栀子 , 一名山栀 , 轻清上行 , 能泻肺火 , 去肌表热 , 在外感热病、表里有热之际 , 能起双解的作用;本品苦寒泄降 , 又能泄三焦火 , 凉血清心热 , 可用于热病心烦;血热妄行及热淋尿血等症 。故山栀既能清气分热 , 又能清血分热 。至于泄热利湿 , 可用治黄疸 , 也是它的特长 。本品配黄芩 , 能泻肺火;再加淡豆豉 , 能双解表里之热 , 配以黄芩 , 能泻三焦火、清心热;配以生地、丹皮 , 能凉血止血 , 治血热妄行、吐衄尿血;配以黄柏、茵陈 , 能清热利湿 , 治湿热黄疸 。过去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山栀皮去肌表热、山栀仁清心热的用法 , 现在上海地区已予简化 , 均用整个栀子 , 不再分栀皮、栀仁 。
推荐阅读
- 吃鹿心的好处,吃鹿心有什么好处
- 猕猴桃根的功效与作用「白毛猕猴桃根的功效与作用」
- 多宝鱼的热量是多少,100克多宝鱼的热量是多少
- 鹿茸干片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 *** 「鲜鹿茸片的功效与作用」
- 驻马店什么地方有卖真正土鸡蛋过的?多少钱一斤。
- 净脂茶的功效和作用 消脂茶的功效与作用
- 益母草蜂蜜膏的功效与作用 蜂蜜膏的功效与作用
- 葛根粉对男性的功效,葛根粉对男性的副作用
- 白眉豆的功效与作用,白眉豆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燕窝的功效与作用「燕窝的功效与作用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