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的故事简述,鸿门宴的故事简述100字?( 二 )


项羽大破秦军后 , 听说刘邦已出咸阳 , 非常恼火 , 就攻破函谷关 , 直抵新丰鸿门 。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 。项羽听了 , 更加恼怒 , 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 。
张良向刘邦分析 , 不宜和项羽硬拼 , 刘邦只得退出咸阳 , 回师霸上 , 更知道自己军力不及于项羽四十万大军 , 刘邦更把在咸阳所得一切 , 原封不动地送到项羽营中 , 更说愿让项羽称关中王 。
范增已觉出刘邦必成大器 , 便命项羽设下“鸿门夜宴”一心诛除刘邦 , 但此事为项伯知悉 , 项伯竟顾念和张良故人之情 , 向刘邦大军报讯 , 刘邦知道这鸿门宴是去不得的凶险之地 , 但张良却表示不去便只有死路一条 , 赴会也许能有生机 , 刘邦无奈只得应约前往 。
鸿门宴当日 , 范增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 定要把刘邦人头留下 , 谁知刘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项羽之怨恨 , 范增便再命项庄舞剑 , 一心要在席中把刘邦刺死 , 可是还是被项伯和樊哙给刘邦解了围 , 刘邦终于更借往如厕而逃遁而去 。
《鸿门宴》体现了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点:
《鸿门宴》故事情节首尾相应 , 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 , 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 , 具有相对的完整性 。文章情节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 , 波澜横生 , 矛盾迭出 , 扣人心弦 。
《鸿门宴》主要塑造了项羽的形象 , 集中表现了他自矜功伐的性格 。他挟击败秦军主力的胜利余威 , 带兵进至函谷关 , 紧闭的关门严重损伤了他的自信心自尊心 , 因此他遣将击关;入关后听说刘邦“欲王关中” , 刺痛了他唯我能霸王天下的自负自尊 , 于是立即决定进攻;而在获悉刘邦“籍吏民 , 封府库” , 等待他来处理 , 便放弃了进攻的打算 。
更由于自矜功伐 , 他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 , 不想在席间杀死他 , 而刘邦又注意维护他的尊严 , 使他动了“不忍”之心 , 所以对范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应” , 对项庄、项伯筵间舞剑也不表态 。这种“不忍”之心甚至使他对樊哙采取了格外宽容的态度:樊哙没有资格与会 , 本可以叱出 , 但他理解樊哙的心情 , 反而赐酒 。
樊哙陈词 , 虽有指责的话 , 但又把他看得比怀王更高 , 有“求赏”之意 , 都合乎他自矜功伐的心理 , 他内心有愧而“未有以应” , 于是优礼有加 , 赐樊哙坐 。自矜功伐而又“为人不忍” , 虽一时成功 , 最后终不免于失败 。
作者写项羽听了曹无伤告密之后的反应和听了项伯劝解之后的反应 , 形成两个极端 , 把项羽毫无主见 , 不辨忠奸 , 既易冲动又易受骗的性格勾画得十分鲜明;写项羽在鸿门宴上既不顾范增再三催促杀刘邦的暗示 , 又不制止项庄意在杀刘邦的舞剑 , 还把樊哙的愤激当作豪壮 , 对刘邦的逃席行为听之任之 , 处处表现他的优柔寡断 。
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 , 他曾这样评论道:“自矜功伐 ,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 谓霸王之业 ,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 五年卒亡其国 。”这篇文章虽只写出人物的一个侧面 , 却未尝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
【鸿门宴的故事简述,鸿门宴的故事简述100字?】好了 , 鸿门宴的故事简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 , 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 , 更多关于鸿门宴的故事简述100字、鸿门宴的故事简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