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阅读心得初二作文600字7篇( 二 )


再乘船去那个三峡吧,离开道士塔,去找李白和刘备罢了 。也许三峡之流正是为了这两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争流着 。放眼现在,三峡大坝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国人逐渐满足了自己对能源的需求,这无不是三峡的功劳 。无论怎样,三峡蕴藏着无限的能源和智慧 。
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点儿跌宕而已 。对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无休止的,那是因为人生也是个无休止的边界 。就正如智者说“不在乎你拥有多少钱,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钱" 。同样不在乎你有多聪明的头脑,就在乎了有多少有内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 。
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大悲,最后都是要闭上眼睛,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罢了 。
文化苦旅阅读心得初二作文600字4
看了余秋雨的这些散文我感触颇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带给我一次心灵的洗礼,很是震撼,但最让我喜欢的还是他的《废墟》这篇文章,它里面的话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在极大数的人都认为完整才是美的时代 。他却提出了一个可以说是另类的想法——废墟也是一种美,也许嫩绿的叶子象征着希望,可是谁又能否定飘落的秋叶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轮回吗,就不是另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落叶是人们心中“废墟”的代表,可是它却赋予着别样的精彩,难道不是吗?
圆明园曾代表着皇家高贵的身份和无尽的财富,可是现在当我们再回首过去时,看见的又是些什么呢?是一幅残缺破烂不堪的景象,我们已经很难去想象它曾经拥有过的那些光辉岁月 。当有人提出修复圆明园的时候,有些人却站出来否定了,因为即使修复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么样呢?那些曾经遭受过的屈辱历史就能消失在历史的记录里吗?答案是当然不会了,残缺的圆明园,一个废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种美,另类的一种美,因为这个残缺般的废墟的存在才让我们更加牢记了历史惨痛的教训和惨象,废墟是一种美,残酷而真实存在的美 。它是不会因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遗弃,相反的,人们只会更加记得它,它将会永远的被人们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个角落 。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余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发展史上,有许许多多杰出的才子,他的文章并不是最华丽最优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却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他的文章教会了我许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来自他内心深处的真切想法,看完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那纯朴简单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动,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灵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
文化苦旅阅读心得初二作文600字5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 。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令人心旷神怡,轻松自在 。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 。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 。他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 。石洞依旧壮观,石像 。壁画依然不言 。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 。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 。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辉煌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 。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 。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和人群,每每,处处不在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想我真应该去辽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体验……释放自己满心、满眼、满脑的渴念……也希望更的人走进《文化苦旅》 。
文化苦旅阅读心得初二作文600字6
每一次,读《文化苦旅》,就好象身陷一场沙尘暴,在深沉的文字之间步履维艰,被千年沉淀的沧桑感压得抬不起身子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