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小杜说,自己和同学们都不喜欢发朋友圈,有种被“监视”的感觉 。“朋友圈里不止有我的同学、朋友,还有家人、老师,每次想发点什么,都怕说错话,怕老师觉得我幼稚,怕朋友觉得我太装;发多了怕被嫌弃是‘话痨’,发少了还有人说我性格孤僻 。每次发朋友圈之前,还要挑出一些人来屏蔽掉 。”小杜说,在朋友圈里很难真正做自己,随心所欲地表达和分享,所以自己更喜欢一些匿名社交软件,或是微博、知乎等不容易被熟人发现的平台 。
有观点认为,朋友圈重在一个“圈”字,“圈”意味着一种边界的存在 。按照字面意思,朋友圈本该成为朋友的圈子,事实上我们的微信里不仅有朋友,还有同事、领导和长辈 。圈子越来越复杂,这给我们处理亲密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也让我们陷入了该不该发朋友圈的重重顾虑当中 。
在您能刷到的朋友圈里,什么内容最多?70.48%受访者表示微商产品占了“半壁江山”,67.62%受访者表示大多是工作转发 。其次,爱好分享、生活随手拍和好友的 ***,也是朋友圈的常驻风景 。

文章插图
守住现实中的“朋友圈”
很多人说,朋友圈上线10周年,也迎来了“中年危机”,人们对朋友圈态度的变化,正激励着微信上线更多功能 。这个月,“微信农场”上线,即便背负着“抄袭 *** 空间”的指责,它也确实在用户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
“虽然朋友圈的存在感变低了,但它也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而且10年间每个人在朋友圈记录下的点点滴滴,也汇聚成了数字化生活发展的编年史 。”
市民杜先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在他看来,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交友、工作、分享生活,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社交平台,更重要的是,在社交 *** 上展示自我,也已经成为许多人设立“人设”的一种方式 。“随着社交软件越来越多,朋友圈只是众多 *** 社交空间中的一种,不再是唯一,人们依旧保留着分享欲,依旧希望被他人关注,‘人设’也就越来越多 。”
杜先生说,不论是想逃离还是一天发无数条,对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的处理方式,本质上是每个人对人际关系处理方式的不同,而有很多人太过于重视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的人际关系,却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真正好友 。
“ *** 终究是虚拟的,‘人设’和人际关系总会照进现实 。不论发不发朋友圈,都要更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圈子,这样才能维系住真正的‘朋友圈’ 。”

文章插图
微观点:
别让虚拟社交疏离朋友关系
朋友圈里的自我表达是在理解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呈现的 。所以,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先去翻翻他的朋友圈,这有一定道理 。但是,朋友圈毕竟是书写者创造性的体现,存在着修饰、改写的嫌疑 。因此,想要透过一个人的朋友圈完全窥见他的生活世界,这几乎做不到 。
一个没有书写朋友圈习惯的人说,你喜欢的生活方式别人不一定喜欢,在有些人看来也许会是一种炫耀;况且自己喜欢的生活没有必要让别人知道,因为这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在他看来,自己的生活不必公开给他人看见,而真正关心你的朋友也不会只活在朋友圈里 。
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什么都讲究快捷、高效 。沟通和交流也不例外,移动互联网技术保证了“永远在线”的状态,也让社交变得越来越低成本化 。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愿意和人同处一个时空,坐下来交谈;转而把虚拟世界的自我呈现和点赞、评论视为新型社交手段,并自以为在此收获了认同和满足 。
而这类看似高效率、低成本的人际交往方式,实际上遮蔽了人与人相处时的感同身受,也让我们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百度百家号 南都周刊)
朋友圈环境同样需要治理
朋友圈,不单指微信的朋友圈应用,还包括 *** 空间朋友圈、微博朋友圈等 。圈子文化、互联网思维是人们常提起的话题,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分享 。在朋友圈刚面世时,它受到了来自各方的高度好评 。人们越来越习惯在朋友圈上晒出自己的动态,和友人分享彼此的消息,无论远近 。可以说,朋友圈拉近了我们与朋友间的距离,让我们能深入地了解友人的兴趣、生活等等 。
现在,“低头一族”渐渐发现朋友圈已成视觉绑架,不堪其扰 。既然朋友圈的优势、弊端各有显现,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推荐阅读
- 公路上的菱形格子代表什么 公路上的菱形是什么意思
- 金牛座最迷人的魅力是什么
- ipad无法连接到appstore是什么意思 怎么解决
- 立夏葱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葱夏天怎么种
- 微信视频没声音是怎么回事 微信视频没声音是什么原因
- m2012k11ac是什么型号
- 吕氏春秋是什么家学派代表作 吕氏春秋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作
- 玛莎拉蒂levante中文名叫什么 levante玛莎拉蒂是什么车子
- 广爵莱万特是什么车 莱万特是什么车
- levante汽车之家 Levante是什么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