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反思 地理教学课堂工作反思5篇( 二 )


二、反思是否巧用地图,图文转换,强化记忆
学习地理就离不开地图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重要的地理语言,是学生汲取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源泉,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特有工具 。运用地图,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同时还可以发动各种感官参与记忆 。学生在参与知识的感知和识记的过程中,各种感官的神经中枢都参与,就可以有效地增强识记的效果,最大程度的减少遗忘 。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图,如七年级上册就有132幅,而且种类很多,有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统计图、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并且均是彩色图 。面对这些种类繁多的地图,作为教者,你想过没有在地理教学中应怎样充分发挥这些地图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描图、绘图?怎样将地图变成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培养学生查阅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
三、反思是否注重了活动教学,联系了学生实际生活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是新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要的理念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而地理教学更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供内在动力,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新课程提供了许多与学生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注重学生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中,有许多“生活地理”的内容 。由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学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 。如感受多变的天气,根据天气预报安排生产与生活等 。请问自己,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心中有数吗?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作用?是怎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掌握新的地理知识的等 。
此外,反思是否已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反思地理教学是否处处渗透了新课程的六大基本理念;反思地理教学是否完成了新课程三维目标;反思地理教学法是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等 。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 。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和生活技能,更需要引导,因此结合教材资源,如“野外迷路怎么办?”“地图定位与估算距离”等,对学生进行有关地理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 。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地理教学活动 。
只有这样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养,才能不断地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

地理教学课堂工作反思3
新世纪之初, 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 。强调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人从事地理教育教学近20年,经历了几次的课改,这次的课改,让我感受很多,下面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
一、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地理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
现在的初中生思维活跃,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及观念意识,普遍对地理科不重视,在课堂上的情绪不是冷漠呆滞就是惟恐天下不乱 。如果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不更新,上课时只是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势必造成学生更加冷漠更加的不兴趣 。因此,我们教师必须用“心”去施教,热切地关注学生 。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 。
首先,我们教师的课前准备除了写教案,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了解学生的'需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