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读书活动方案 学校读书朗诵活动方案( 四 )


(四)各班要结合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评选诵读小能手活动和诵读经典竞赛等,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深化 。
(五)各班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势,发挥多种功能,让孩子在活动中诵读 。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等 。
四、组织开展全校“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
(一)参赛对象
七年级全体学生
(二)比赛程序
比赛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时间初定为:9月28日
(三)比赛规则
1.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
2.诵读作品自选,但必须是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
3.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 。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选手自备 。
4.每位参赛选手比赛时间限制在8分钟以内 。(超时将酌情扣分)
5.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
总之,我校将以这次比赛活动为契机,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全校掀起中华经典诵读的热潮,真正让广大师生阅读经典,亲近经典,热爱经典 。
学校读书朗诵活动方案篇6
为了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人文素养,营造和谐的、人文的校园文化,刘庄小学组织开展师生经典美文诵读活动 。通过开展经典美文诵读活动,让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诵读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在诵读中增强师生语感,提高朗读水平,感受语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 。同时通过这次活动,选拔优秀师生参加堂邑联校组织的小学师生美文诵读比赛 。
一、活动要求
1.参赛名额:教师 每位教师都参与
学生 每班一个或两个节目
2.参赛要求:参赛教师在比赛中诵读1篇现在小学教材中的美文,1篇自选教科书之外的美文;
参赛学生须朗诵3篇经典美文,其中1篇本册教科书中选编的课文、1篇自选古诗(词)、1篇自选本册教科书之外的美文 。
三、具体安排
1.选拔准备阶段:4月14日前为各班选拔准备阶段 。
2.评比阶段:4月15下午2点 多媒体教室,先学生后教师 先高年级后低年级
四、诵读要求
1.用普通话诵读 。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读,诵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等方面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 。
2.力求字正腔圆,语音清晰、响亮、富有感情 。所谓字正,就是吐字清晰,发音准确,合乎普通话要求;所谓腔圆,就是要读得流利自然 。
3.读出抑扬顿挫 。感情的处理符合文章的情感基调,读出文章中情感的变化 。
4. 教师诵读时间为10分钟以内;学生诵读时间在15分钟以内;诵读时配乐磁带及播放设备自备;参赛人员衣着要得体,要能体现人民教师和小学生良好的良好精神风貌 。
五、评奖办法
由学校组织优秀语文教师根据教师、学生的表现情况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获奖证书 。其中2位优秀教师和学生将代表学校参加堂邑联校美文诵读比赛 。
学校读书朗诵活动方案篇7
一、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 。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
二、经典诵读内容
小学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古诗10首 。
小学三年级:诵读《笠翁对韵》《千字文》,古诗20首 。
小学四年级:诵读《笠翁对韵》《论语》,古诗30首 。
小学五年级:诵读《笠翁对韵》《诗经》,古诗30首 。
三、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 。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