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的习俗及意义( 二 )


当圣诞晚餐开始时 , 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 , 然后才能开始吃别的东西 。如果谁能吃到那枚唯一完整的杏仁 , 谁将是来年运气最好的一个人 , 通常大人们会将这枚杏仁放在最小的孩子的碗里让他们高兴 。
姜饼

德国最着名的圣诞食品是姜饼(Lebkuchen) , 是一种介乎于蛋糕与饼干之间的小点 。传统的姜饼 , 以蜂蜜、胡椒粒为材料 , 又甜又辣 , 口感刺激 。姜饼经过改良 , 外面洒上一层糖霜 , 不但口感丰富 , 外型也相当讨好 。
海鲜
鳕鱼、虾、乌贼、贝壳类肉做成的鱼肉色拉 , 还有胡瓜鱼 , 鳗鱼坚果制成的酱 。
glogi酒
芬兰人会一边享用姜饼 , 一边喝glogi酒 , 它是一种掺入杏仁与葡萄干的酒 , 味道既辣且香 。
沙滩宴
当居于北半球的人们在寒风呼啸中欢度圣诞节时 ,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却正是仲夏时节 。澳大利亚热情如火的“仲夏圣诞节”既有热带风情的庆祝方式 , 也融合了欧洲传统圣诞节的经典元素 , 尽管户外人们顶着火辣辣的太阳 , 但商店橱窗里却精心布置了冬日雪景:挂满雪花的圣诞树和穿红棉袄的圣诞老人 。
玉米粥
在美国 , 圣诞晚餐中还有一样特别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 , 上面有一层奶油 , 并放一些果料 。
煮肉
非洲的圣诞餐相对简单 , 只有一些面包、米、大蒜和煮肉 。
圣诞节意义是纪念耶稣降生 。圣诞节又称耶诞节 , 译名为“基督弥撒” , 它源自古罗马人迎接新年的农神节 , 与_本无关系 。在_盛行罗马帝国后 , 教廷随波逐流地将这种民俗节日纳入_体系 , 同时以庆祝耶稣的降生 。
据说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 , 由圣母玛利亚所生的 。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 , 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 , 反而要与她成亲 , 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 , 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 。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 , 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 , 年年望弥撒 。
圣诞节本是宗教节日 。十九世纪 , 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 , 使圣诞节开始渐渐流行起来 。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 , 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也出现了 。
十九世纪发展至中叶 , 整个欧洲、美洲开始过起了圣诞节 。并衍生出了相应的圣诞文化 。改革开放后 , 圣诞节在中国传播地尤为突出 , 至二十一世纪初 , 圣诞节有机地结合了中国当地习俗 , 发展日趋成熟 。吃苹果、带圣诞帽、寄送圣诞贺卡 , 参加圣诞派对 , 圣诞购物等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
如今圣诞节、圣诞老人和圣诞树的形象在世界各地都深入了孩子们的内心 。圣诞节到来之际 , 许多家长会给孩子们讲圣诞节的由来和习俗 , 让孩子们体会到圣诞节背后的意义 , 懂得爱 , 懂得分享 , 懂得感恩和回报 。
纪念耶稣出生
据说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 , 由圣母玛利亚所生的 。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 , 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 , 反而要与她成亲 , 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 , 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 。
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 , 罗马政府下了命令 , 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 。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 。他们到达伯利恒时 , 天色已昏 , 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 , 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 。就在这时 , 耶稣要出生了 。于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 , 生下耶稣 。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 , 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 , 年年望弥撒 , 纪念耶稣的出世 。
罗马教会设立
4世纪初 , 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Epiphany) , 亦称“显现节” , 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 。当时只有那路拉冷的教会例外 , 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耶稣的受洗 。后历史学家在罗马_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 。”经研究 , 一般认为12月25日伴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 , 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 , 公元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 , 那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 , 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