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位田园诗人是谁,中国之一位田园诗人是谁( 四 )


“没事的,没事的,只是好友来聚聚 。这位就是我以前跟你提起过的刘仲思,你应该还记的吧!”
刘仲思,这个名字,她当然会记的,以前陶渊明在任彭泽令的时候,每天都要提起他的名字,说他是世人难得一见的人才,而且胸襟宽广,是他平生所敬仰的人之一 。秋菊知道能受陶渊明敬仰的人,这人的人品在当今必定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她看了看刘仲思,果然有一副傲然于众的外表 。她看了看手中的米袋,然后对陶渊明道:“那我进去做饭,请这位刘兄一起吃吧!”说完,秋菊进了厨房 。
“不用了,嫂夫人,我们来的时候就已经吃过了 。”刘仲思他看的出秋菊这点米肯定是借来的 。他在心里很羡慕陶渊明,能有这样一个可以同甘共苦的伴侣 。人生在世,能寻一知已,再得一知音,那世上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 。夕阳已经西沉,如果陶渊明还不答应的话 。那么自己也该走了 。刘仲思看了看陶渊明低声地问道:“元亮兄,你真的不愿意再次出来吗?”
“仲思,我知道世上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以你的才能足以辅助刘裕 。少了我陶渊明一个天下一样太平 。我现在只想过着平淡的生活 。”
“可现在,你这样的生活,你能过的下去吗?”
“谢谢仲思兄的善意,古人一箪食,一瓢饮,能照样生活,我陶渊明又为何不可 。”
“看来是我错了,现在该是我离开的时候 。”
“等等,你不把我抓过去吗?那你怎么向刘裕交待 。”
“元亮兄,你难道不知我的为人,我会是那种人吗?我看,这几年复出本该就是一个错误,现在也应该是退出的时候了 。”
“怎么你也要退出朝廷 。”
“我不退出,能行吗?每天在你欺我窄,小心翼翼的生存着,开始感觉到有些累啦!我也要找一处清静的地方,和元亮兄一样,栽花耕种,过着平淡的生活!”
“那他们……”陶渊明指了指外面 。
“放心,他们都是跟随我多年的人,而且也是性情中人 。告辞了 。”刘仲思他跟两个人一起过来的人走了 。
陶渊明看着他的离去,突然长叹了一口气 。他没有看错人,刘仲思是难得的人才,在如今这个时代,他是一个很杰出的人物 。他知道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富贵,不惜卖友求荣 。多少人不惜富贵,做出丧尽天良的勾当 。这一些不怪谁,要怪的话,就怪时代吧!其实时代它没有罪,所有的罪过都是那些伪作歹的人们 。陶渊明还在想着什么,他想起当年与刘仲思一起在刘裕身边为官的情景,每当自己在困境的时候,他都会出来帮自己的忙,在这个世界上,刘仲思就是他的知已,而秋菊则是他的知音,一个人同时能够得到知已和知音的人,这幸福将是无边的 。突然陶渊明放声大笑,笑声振动了山脉搏,久久的回应着……
陶渊明田园诗内容艺术风格
陶渊明田园诗内容情、景、事、理的浑融,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通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天世人之情,写出他人未必能够悟出之理 。陶诗还注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悟明彻底的心境 。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非与是,只是写出自已心胸中的一片天地 。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 。最重要的还属于发乎事,源于景,缘于情,而以理为统摄 。在南山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小嫌他们庭荒芜重返旧草巢的春燕,在仲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既是抽象的又是生动的 。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写的是农村自然景象和农村生活,从内容上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之一方面表现农村恬美宁静和悠然自得的心情 。早期的'田园诗在反映现实的时候,是以诗人实际田园生活为基本素材,如《归园田居》之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在诗人笔下,农村是那么恬美、宁静;榆柳桃李环绕中座落着几间茅舍,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袅袅轻烟;从幽深的小巷中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这里的一切与喧嚣终日、凶险四伏的官场是多么不同 。使诗人像“池中鱼”“笼中鸟”一样庆幸着自己“复得返自然” 。这种生活虽然寂寞、清贫,但是经历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俯仰由人的仕宦生涯之后,却领略其中悠然自得的情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