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作文复习资料( 二 )


国家之间难道就不需要墙了吗?不行 。没有那堵保卫家园的铜墙铁壁 , 当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的侵华战争就会“美梦成真” , 甚至英国、法国、美国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占;没有那堵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万里长城 , 美国就会公然支持. , 分裂中华的血脉;没有世界版图上那一条条边境线 , 那世界人民将陷入无序的空间 , 进行没有家园的流浪 。
每个国家都应有自己的墙 , 墙的名字叫“独立”;每段墙上都应开扇门 , 门的名字叫“和平” 。
我想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民族、文化、政策 , 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 这种权利应该得到保障 。世界需要交流、沟通甚至融合 , 但决意味着湮没 。只有建立在彼此尊重、彼此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上 , 和平才能扎下坚实的地基 。正如门一定是建于墙上 。
可是如果关上了门 , 那不也只是一堵密不透风的墙吗?拉宾被暗杀后 , 巴以之间又多了一段隔离墙 , 阻隔了两国人民的交流 , 加深了双方的隔膜 。没了门的墙意味着与世隔绝 , 意味着放弃沟通 , 意味着闭关自守 , 那不是墙而是坟墓 。“你在外头 , 我在里头 。”巴以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 , 如果不把矛盾调和就贸然关上那扇门 , 那对立的火花自然碰撞不出智慧与和平 。没有人想作茧自缚 , 也没有人乐于自掘坟墓 , 所以打开墙上的那扇门吧 , “墙里的人想出去 , 墙外的人也想进来 。”独立并不等于隔离 , 所以墙上一定要开一扇门 。
有一个小故事很有意思 , 说的是一群刺猬想取暖 , 靠得太近彼此刺得很疼 , 靠得太远又感受不到温暖 , 后来它们尝试了许多次 , 终于找到一个距离 , 既可以取暖又不会彼此伤害 。
墙和门所创设的不正是这样的距离吗?国家如此 , 人亦然 。
时下浮躁的娱乐行业流行一种所谓的“炒作” , 方法无奇不有 , 可以说是花样叠出 , 就是没有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 。这种情况让人想起了挪威小提琴家欧雷?布尔的故事:

年轻的他在欧洲巡回演出时 , 好评如潮 , 但米兰音乐评论家在报纸上写道:“他是一位未经正式训练的音乐家 。如果他是一颗钻石的话 , 他还处于粗糙、未雕琢的状态 。”面对这种情况 , 年轻气盛的欧雷至少有两个选择:一是置之不理 , 因为说好的太多了;一是用时下流行的“炒作” , 打官司 。但是 , 欧雷却选择了听取评论家的意见的方法 , 然后根据评论家的意见 , 苦心钻研技艺 , 面壁十年 , 在26岁终于成为小提琴家 。
【2021高三作文复习资料】请根据以上内容 , 审题立意 , 自己命题 ,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
【写作提示】
分析材料内容时注意背景中提到的“炒作” , 这是作文内容与当前生活的一种联系表现 。
材料中有两个人——小提琴家和评论家:从小提琴家的角度看 , 体现出的意义是人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 , 要苦练自己的能力 , 切实提高个人素质;从评论家的角度说 , 人要敢于说真话 , 不管有多少人与自己的意见不同 , 只要是正确的 , 就要敢于坚持 。
从对两个人的分析中 , 可以立意为正确看待自己、认真对待别人的意见、要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等角度 。
行文中可以对比的方式 , 从当前有些人浮躁的心理入手 , 谈论人该怎样对待自己的问题、也可以谈论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意见的问题等 。
高三作文训练精选题目解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 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抑”是“向下压 , 压制” , 也可以指一种抑制状态;“扬”是“高举 , 往上升 , 也可以指一种昂举状态 。音乐有抑扬 , 文章有抑扬 , 自然万物有异样 , 社会百态有抑扬 。人生有抑扬 ,  ,  ,  ,  , 抑扬有致 , 方能有音乐的和谐 , 文章的张弛;抑扬交替 , 方能有自然、社会的丰富多彩 , 人应该向自然学习 , 学会处理抑扬 , 面对抑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