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 五 )


3、易燃液体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按闪点分为以下三项①低闪点液体闪点-18℃ ②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③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
4、易燃固体、自燃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本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和促成火灾按其燃烧特性分为以下三项 ①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害气体的固体 。如硫磺、红磷等 。②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如白磷等 。③遇湿易燃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如钠、钾等 。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或爆炸按其组成分为以下二项 ①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状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够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 。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 。按其危险性大小分为一级氧化剂和二级氧化剂如KMnO4等 。②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热分解对热、震动极为敏感 。
6、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如氰化钾、农药等 。
7、放射性物品 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 。按其放射性大小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和三级放射性物品 。
8、腐蚀品 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 。按其化学性质分为三项①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 。②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等 。③其它腐蚀品如氯化锌等 。按其腐蚀性的强弱有细分为一级腐蚀品和二级腐蚀品 。
三、有关危险化学品的几个名词解释
1、燃点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可燃物质的蒸汽与空气混合物与火焰接触而能使燃烧持续5秒钟以上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它代表物质燃烧的难易程度燃点高不易燃烧 。控制可燃气体的温度在燃点以下是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 。
2、自燃点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源直接作用下在空气或氧气中因受热或自身发热热量积蓄使温度上升所发生的燃烧现象称为自燃 。可燃物质不需火源的直接作用就能发生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自燃点越低危险性越大 。
3、闪燃易燃、可燃气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与火焰接触时发生的瞬间燃烧称为闪燃 。
4、闪点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闪点越低着火的危险性越大
5、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到火源后并不是所有的浓度都能发生爆炸是具有一定的浓度范围 。爆炸下限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到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是爆炸下限最高浓度为爆炸上限 。
6、隔离储存危险化学品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非禁忌物料中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储存方式 。
7、隔开储存危险化学品在同一建筑物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隔墙将禁忌物料分开的储存方式 。
8、分离储存危险化学品在不同的建筑物或远离所有的外部区域内的储存方式
四、危险化学品储存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1、着火源控制不严一是外来火种如汽车排气管的火星吸烟的烟头等二是内部设备不良、操作不当引起的电火花、撞击火花、化学能等 。
2、性质相互抵触的物品混放 。
3、产品变质 。
4、养护管理不善 。
5、包装损坏或不符合要求 。
6、违反操作规程操作 。
7、建筑物不符合存放要求 。
8、雷击
9、着火扑救不当 。
五、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安排及储存限量
一、储存基本要求
1、危险化学品储存安排取决于危险化学品分类、分项、容器类型、储存方法和消防的要求 。
2、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储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