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lO3是强酸还是弱酸?( 二 )


是无色透明的发烟液体 。高氯酸在无机含氧酸中酸性最强 。可助燃 , 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 , 可致人体灼伤 。工业上用于高氯酸盐的制备 , 人造金刚石提纯
3.化学性质上的区别:
氯化氢 , 腐蚀性的不燃烧气体 , 与水不反应但易溶于水 , 空气中常以盐酸烟雾的形式存在 。易溶于乙醇和醚 , 也能溶于其它多种有机物
易溶于水 , 在25℃和1大气压下 , 1体积水可溶解503体积的氯化氢气体 。干燥氯化氢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氯化氢中可燃烧 , 钠燃烧时发出亮黄色的火焰: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 , 当药水瓶打开时常与空气中的小水滴形成盐酸酸雾 。工业用盐酸常成微黄色 , 主要是因为三氯化铁的存在 。常用氨水来检验盐酸的存在 , 氨水会与氯化氢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铵微粒 。
次氯酸:
弱酸性
【HClO3是强酸还是弱酸?】次氯酸是一种一元弱酸 , 25℃时的电离常数为3×10-8Ka 。
强氧化性
次氯酸能氧化还原性物质(如Na2SO3 , FeCl2 , KI , C7H7O4N(石蕊)等) , 使有色布条、品红褪色 , 并能使石蕊溶液变为无色液体 。如:
Na2SO3 + HClO = Na2SO4 + HCl(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 , 弱酸制强酸)
标准状况次氯酸中性溶液是一种比标准状况下的氯更强的氧化剂:
2?HOCl(aq) + 2?H+ 2?e? Cl2(g) + 2?H2O E=+1.63V
注:标准状况指0℃ , 标准大气压
不稳定性
次氯酸很不稳定 , 只存在于水溶液中 。在光照的条件下 , 它按下式分解:2HClO=light=2HCl+O?↑。它一般用作漂白剂、氧化剂、除臭剂和消毒剂 。
在水溶液中 , 次氯酸部分电离为次氯酸根ClO-(也称为次氯酸盐阴离子)和氢离子H+ 。含有次氯酸根的盐被称为次氯酸盐 。
当纯净的氯气通入水中时 , 会形成次氯酸和盐酸:Cl? + H?O =可逆=HClO + HCl 。次氯酸也是较弱的含氯酸 , 盐酸的pH和碱度均低于它 。
但有极强的氧化性和漂白作用 , 它的盐类可用做漂白剂和消毒剂 , 次氯酸盐中最重要的是钙盐 , 它是漂白粉(次氯酸钙和碱式氯化钙的混合物)的有效成分 。漂白粉可由氯和消石灰反应而制得:
2Ca(OH)?+2Cl?=Ca(ClO)?+CaCl?+H?O xCaCl?+yCa(OH)?+nH2O==xCaCl?.yCa(OH)?.nH2O
在放置漂白粉的地方具有氯的气味 , 就是因为有一氧化二氯放出的缘故 。
浓次氯酸溶液呈淡黄色的原因是因为其不稳定 , 自发分解:
9HClO====HClO3+4Cl2↑+O2↑+4H2O
产生的Cl2以分子形式溶于水呈淡黄色 。
次氯酸在溶液中发生3种形式的分解 , 它们彼此无关 , 称为平行反应 , 即:
1.2HClO =光= 2HCl+O?↑
2.HClO+HCl =可逆= H?O+Cl?↑
3.3HClO =△= 2HCl+HClO?
在阳光直接作用下 , 按第一种形式分解;在有脱水物质(如CaCl?)存在时 , 按第二种形式分解;加热时特别容易按第三种形式分解 。如将氯通入热碱溶液中产物是氯酸盐而不是次氯酸盐:3Cl?+6KOH=KClO?+5KCl+3H?O
一氧化二氯和水作用生成次氯酸:H?O+Cl?O=2HClO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与盐酸:H?O+Cl?=HCl+HClO
将氯气通入混有碳酸钙粉末的水中 , 次氯酸则积集在溶液中 , 蒸馏反应混合物 , 可以收集到稀次氯酸溶液 。
2HClO==CaCl?==Cl?O↑+H?O
亚氯酸:
酸性
亚氯酸是一种一元中强酸 , 电离常数Ka为1.1X10-2 。
不稳定性
亚氯酸很不稳定 , 是最不稳定的氯元素的含氧酸 , 室温下即分解:
其他
亚氯酸可以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 如:利用此方法生产亚氯酸钠 。
氯酸:
强酸性
氯酸是一种强酸 , 无电离常数 。
不稳定性
氯酸在加热至40℃时或在浓度在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 , 并剧烈爆炸 , 产物不一:
现象:产生大量气体 , 爆炸效果与硝酸铵类似 。
强氧化性
氯酸有强氧化性(略弱于溴酸但强于碘酸 , 硫酸) , 在氯元素的各种含氧酸中为第三 , 常用作强氧化剂 。
它与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 , 浓度较高的氯酸与铜反应 , 生成二氧化氯气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