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原文 翻译及赏析( 二 )


曹操所一褒一贬的两种人,形成了极其鲜明、强烈的对照,在南宋摇摇欲坠的政局中,也有着主战与主和两种人 。聪明的词人只做正面文章,对刘景升儿子这个反面角色,便不指名道姓以示众了 。然而纵然作者不予道破,而又能使人感到不言而喻 。因为上述曹操这段话众所周知,虽然辛弃疾只说了前一句赞语,人们马上就会联想起后面那句骂人的话,从而使人意识到辛弃疾的潜台词:可笑当朝主和议的众多王公大臣,都是刘景升儿子之类的猪狗 。词人此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颇类似歇后语的作用 。而且在写法上这一句与上两句意脉不断,衔接得很自然 。上两句说,天下英雄中只有曹操、刘备配称孙权的对手 。连曹操都这样说,生儿子要像孙权这个样 。再从“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的蕴含和思想深度来说,南宋时代人,如此看重孙权,实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的反映 。因为南宋朝廷实在太萎靡庸碌了,在历史上,孙权能称雄江东于一时,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却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 。所以,“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 。它与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 。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 。不知何日始工愁 。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来岁花前 。又是今年忆去年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
原文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译文
想着当年 孙权 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原文 翻译及赏析】注解
兜鍪(móu):指千军万马 。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
坐断:占据,割据 。休:停止 。
选自
《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
辛弃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