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当好引路人一起向未来征文2000字 师德师风当好引路人一起向未来征文( 二 )



老校长刘安生是一个和善而宽容的老头,真是怀念他!他让我当初一的班主任,非常信任我,器重我 。我真想对远在天堂的他说一声谢谢!那时候,我刚十九岁,感觉自己都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突然一下让我管理五十多个孩子,我真是有点手足无措 。当时,我的第一想法就是一定要树立权威,让这些娃儿怕我 。于是,我经常板着面孔训斥他们,甚至体罚他们 。今年,我带的第一届学生举行毕业二十周年聚会,学生请我发言,忆起当年的往事,我深感愧疚,还向他们道了歉 。我教的那些孩子已过而立之年,他们都挺照顾我的情绪,不但没埋怨我,反而感恩老师的教育培养 。但我深知,当年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问题 。还好,当年有冯德铭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 。冯老师现在已是古稀之年,但精神矍铄 。老人家瘦瘦小小的个子,但在学生心目中一定是个巨人!站在学生面前不怒自威,深受学生爱戴 。学生为什么这么信服冯老师?冯老师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性格开朗,和年轻的同事学生一点代沟也没有 。他总是那么平易近人,对学生循循善诱关爱有加 。我想学生肯定是发自内心的敬他爱他,才会那么信他服他 。他所体现的“学高身正”深深的感染了我,耳濡目染,我也慢慢改变了自己对学生的态度,改变了自己的育人方式 。
一个中师生,所学的知识不多 。要教中学虽能勉强胜任,但要想把学生教好还需不断的进修,不断的充实自己 。回想那时候学习的氛围真浓啊!一群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扎根山村以校为家,大家都参加了自学考试 。不管是饭前课后,还是夜深人静,抑或节庆假日,大家都潜心苦学、默默充电 。崔伟师哥就是我们中的“学霸”,几年时间就完成了汉语言文学专科、本科的学习,拿到了四川师范大学的本科文凭 。正是在他的感召之下,我才发现读书之乐,取得了自考本科文凭 。多年之后,我教育我的女儿,我觉得我人生中值得骄傲的事情太少,但自考学习这个经历我自觉引以为傲,是可以告诉她的 。当我的学生们厌学的时候,我也给他们讲过 。我想,一个人一生总要干几件足以让自己自豪的事,否则真是给人生留遗憾!
后来,我深爱的磨眼桥学校初中停招,老师大多并入金家中学 。怀着不舍和期待,来到新的学校,我又迅速融入了一个新的集体 。
金家中学是一个历史悠久更有文化底蕴的学校 。年轻老师很多,他们朝气蓬勃,多才多艺,我在同他们的合作与竞争中不断进步 。学校的领导管理精细,以身作则,锐意进取 。很快,我们就在全县同层次学校中崭露头角,质量名列前茅了 。后来,我发现我的同事们身上都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自信,一种鞠躬尽瘁的责任和担当,一颗爱心和良心……
无论世事变迁潮来潮往,注定没有多少人会被记住 。但那又如何呢?因为我们曾经热爱过,奋斗过!
蓦然回首,已近半生,不免喟叹唏嘘!一路走来,感恩我的同事们!老师们!领导们!能遇见你们,真好!
屈子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庄子又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定是我毕生的追求 。希望多年之后,我退休了,我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品行高尚,学识渊博,风趣幽默的糟老头子 。此生足矣!
师德师风当好引路人一起向未来征文3
那是四十五年前一个炎热的夏天,一间四面不透风的土墙教室,十来张石板桌,二十来个趴在桌上午休的小学生 。一位剪着齐耳短发面带微笑的妙龄女老师,手执一把大篾扇,轻轻地摇着,缓缓地走过每一个流着梦涎的孩子身边 。轻风抚摸着孩子们的笑脸,而她却是汗流满面 。她不知道,有一个调皮的小女孩正不时从指缝间偷偷望着她 。她不知道,她已经成了这个小女孩心中的偶像 。她更不知道,此时此刻,这个小女孩心中已经有了梦想:长大了,也要当一个她那样的老师!
或许,那就是我的初心吧!
那个妙龄女老师,就是当时我们村小学的民办教师陈元秀,那个不肯老实睡午觉调皮小女孩,当然就是我啰!

再后来,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1986年,我中师毕业,带着儿时的梦,我回到了家乡,如愿当了一名乡村教师,扎根家乡、奉献家乡,一晃就是32年 。
32年来,我先后在金家镇小、金家中学任教,曾担任过班主任、年级主任、教导主任等,教学过语文、思想品德、历史等学科,先后以优异的成绩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小学、初中毕业生,为学生、为学校、为家乡的教育,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青春,也收获了多种荣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