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愿举国为内臣 , 比诸侯之列 , 给贡职如郡县 , 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 , (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 , 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 , 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 。
给(jǐ) , 供应 , 供给 。职:贡赋 , 赋税 。
⑦北之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 。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
鄙:边疆 , 边远的地区 。
五、【复述故事情节 , 把握课文结构】
1、指名学生复述
2、 快速梳理情节(多媒体展示)
序幕 狼烟四起
开端 义士请缨
发展 求取信物 易水诀别
高潮 廷刺秦王
结局 壮士殒命
尾声 秦王目眩
六、【精彩语段赏析】
1、师生共同确定精彩情节
板书: 求取信物 易水送别 廷刺秦王
2、 感受精彩情节 , 学生朗读精彩片段
求取信物 分角色朗读
易水送别 全体朗诵
廷刺秦王 单人朗诵
3、分组讨论:
(1)分三组 , 分别讨论三个精彩片段 。
(2)讨论内容 , 精彩从何而来 。任选一个角度 , 发表自己的看法 。
提示:或人物性格 或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 或写作技巧 或其他三组分别派代表发言 , 教师点拨 :
1)求取信物 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 , 动之以情 , 晓之以理 , 推心置腹 , 表现出深谋远虑、心机绵密的个性 。
2)易水送别
场面描写
1 抓住特点 白衣冠
2 突出重点 荆轲
3 顾及全面 其他人物
4 结合写景 风萧萧兮易水寒
烘托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 , 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如:白衣冠 世皆垂泪涕泣 世皆瞋目 , 发尽上指冠 风萧萧兮易水寒
3)廷刺秦王
顾笑武阳
沉着机智、镇定自若
超人的胆略、非凡的气质(神态)
图穷匕现
神勇 (动作描写 短句)
倚柱笑骂
视死如归 (神态)
4.总结归纳(荆轲这一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的手法)
荆 轲 刺 秦 王
精彩情节 人物性格(荆轲) 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 深谋远虑、胸有城府 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 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场面烘托
廷刺秦王 机智沉着、视死如归 动作、表情
七、【课堂小结】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 , 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 , 从人物对话、神态 , 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 。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 , 在作文时加以运用 。
八、【作业布置】
“风萧萧兮易水寒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同是强秦压境 , 荆轲毅然选择了提剑行刺 , 有人却选择了游说 。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完成作业:
“退秦”还是“刺秦”——由烛之武和荆轲想到的
九、【板书设计】
荆 轲 刺 秦 王
精彩情节 人物性格(荆轲) 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 深谋远虑、胸有城府 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 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场面烘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 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 , 势如破竹 , 大军压境 , 燕国危在旦夕 。课丈写形势 , 连用几个动词短语 , 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 , 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尽收其地”的“尽” , 写出了秦军之“强” , 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 , 非尽天下之地 , 臣海内者 , 其意不厌”的判断 。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 , “日已尽矣” , 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 , 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 , 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 , 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 , 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 。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 , 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 。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 , 可见城府很深 。太子“不忍” , 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
推荐阅读
- 高中政治问题:土豆3.5元/斤、西红柿2.5元/斤、毛豆米10元/斤。。。这是合肥市卫岗菜场上蔬菜的报价
- 六年级比多少的题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的题怎么教
- 高中生去眼袋用什么方法最佳 高中生去眼袋方法是什么
- 2021一年级上册期中试卷语文 2021版新高一年级语文教案
- 郑州一中学需学生买9800的平板才能进重点班,平板的价格为何这么贵?
- 中专统考考什么科目 统考考什么科目
- 冬天的景色作文800字高中 冬天的景色作文初三800字范本
- 大连二十高中录取分数线2022 大连二十高中录取分数线
- 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结果怎么查询
- 河北高中录取分数线2021年公布 河北高中录取分数线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