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娃版《白蛇传》:十几人争演白娘子 小演员一秒哭( 二 )



许仙的选角同样很有争议 。当时导演组都建议启用一位经验比较丰富的男孩子,但是最后潘礼平还是力主选择了一位名叫周芷莹的小女孩 。
周芷莹
潘礼平笑称自己“喜欢出奇兵”,他认为有着肉嘟嘟的圆脸和两个小酒窝的周芷莹形象更加萌,越萌的小孩演许仙这种比较成熟的角色,反差的感觉越大,给观众一种“反差萌”的眼前一亮之感 。从网友在看到周芷莹演的许仙时发出的无数个“好萌啊”的弹幕可以看出,潘礼平这出其不意的一招效果颇佳 。
周芷莹饰演的许仙极具“反差萌”
演戏不仅要模仿 更要“灵魂附体”
形象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疏忽演技 。令人惊喜的是,几位小主演将角色喜怒哀乐各种情感都表达得淋漓尽致,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甚至被网友们评价为“演技吊打流量小鲜肉、小花旦” 。
潘礼平透露,在正式拍戏前,小演员们进行了长达三到四个月的练习和彩排 。要将每场戏排练一遍,每个动作、每句歌、每句台词都要反复调整,直到验收合格了,才能到现场去正式开拍 。
《白蛇传》剧照
小演员们的表演老师一共有三位 。第一位就是原版电视剧 。潘礼平常常向他们强调:“原片要看100遍 。”几位小演员在选角时就一遍遍地看原片,模仿角色的神态形体 。但是,光模仿是完全不够的,那样出来的角色没有灵气 。因此,潘礼平还要求他们要真正理解角色的情感,与角色融为一体,这就需要第二位老师——导演的帮助 。导演要跟小演员讲故事背景和剧情,讲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中的含义,“让他们从单纯的模仿,转变成灵魂附体 。”第三,便是请专业的老师来给小演员教身段和音乐 。
而几位小演员的揣摩角色的刻苦程度和努力也绝不输于专业的成年演员 。
陶奕希把各个版本的《白蛇传》看了个遍,不仅仅是模仿,还颇有领悟力地告诉妈妈,要综合各个白娘子的特质,演出自己的特色 。

出演许仙的周芷莹也很积极地跟语文老师讨论人物的性格,对人物进行分析 。作为一个女孩子,要怎样演出许仙的英气成了周芷莹面对的最大难题 。本身有小酒窝的她于是减少笑容,尽量少露酒窝,让自己显得更加老成 。还用报纸遮住眉毛,只看眼睛,反复练习眼神,又对着视频反复模仿琢磨 。这样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导演终于喊了“OK” 。周芷莹将这段经历写成了作文,形容自己“脱胎换骨”了,就连一拍照,都会马上做出许仙的姿势,真成了潘礼平口中的“灵魂附体” 。
小演员一秒流泪演技 片场哭到崩溃
另一点让观众们称奇的是,几位小主演的哭戏尤为真切,分分钟看哭观众 。小演员们演戏时完全是真哭,根本不需要催泪棒和眼药水 。
潘礼平认为,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效果,是因为原版的《白娘子传奇》本来就很打动人,讲的是世间最普遍的情感——亲情,其中的骨肉分离、至亲别离对于小孩来说很容易理解,能够感同身受 。更重要的因素是,小孩的感情是天然的,没有心理障碍 。成年人的感情始终是有控制的,而小孩子“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没有心魔”,因此情绪能够喷薄而出 。
钟奕儿看了原片后,就将自己想象成许仕林,即将与爸妈分离,自然而然就能流泪 。陶奕希更是练就了一秒钟留眼泪的绝技,连她妈妈都不知道她是何时“修炼”成了这样 。
擅长唱歌的周芷莹还颇有方法地通过唱歌来代入情感 。她告诉采访人员,在拍摄与许仕林在寺庙前别离的戏之前,自己就在一旁哼唱《一束青丝》,然后就慢慢进入了伤心的状态,随即便哭出来了 。周芷莹的妈妈刘湘平向采访人员透露,在拍摄许仙即将出家,来告别襁褓中的许仕林的戏时,周芷莹甚至哭到崩溃,“导演都说OK了,她还在那里哭 。”这甚至让刘湘平担忧起了周芷莹的心理健康,以至于都在犹豫是否让她继续拍戏 。
在与许仕林分别的这场戏中,周芷莹哭到崩溃
四十度高温拍戏 如同“扒了层皮”
漫长的选角和彩排已经足够磨人心智了,但正式拍起戏来才最为艰辛 。
潘礼平坦言,每个参演完“小戏骨”栏目剧的小演员都如同“扒了层皮”,有些小演员拍完这部戏后还要慎重考虑到底要不要拍下一部 。
小演员们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化妆,一拍就拍到了晚上九、十点,只能在回宾馆的大巴上补觉 。并且,《白蛇传》是在今年七月于宁波拍摄的,当时正好是宁波最热的时候,温度有时高达40度 。钟奕儿拍戏时穿的是两层的状元服和裤子,而且她本身又是怕热体质,所以把衣服脱下来以后,整个状元服里面全部湿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