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官又宣称需要与中国建立“热线”,中方此前已表态多次( 三 )


尽管美国各界已经认识军备不足的问题,并开始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增加采购预算,向供应商提供多年合同,以鼓励公司对其制造能力进行更多投资等 。但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承认:“即使扩大军工产业基础,目前也已经到了采购极限 。”
报道认为,当前的问题根源于冷战结束后,当时对“和平红利”的推动导致了武器采购的削减和工业的整合 。直接结果导致美国的造船厂和导弹制造商的总数将从8家减少到4家,而火箭发动机制造商的数量将从5家减少到2家 。
老司机认为,国防承包商的确需要为当前美国军备不足的处境负责,但美媒要将所有原因都推到他们身上,显然也是故意避重就轻 。要不是冷战后美国在全球各地到处惹事生非,掀起的局部冲突不断,又何至于陷入当前的窘境?

美国高官又宣称需要与中国建立“热线”,中方此前已表态多次

文章插图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展台
何况在这些局部冲突中取得的所谓战争经验,反过来也误导了美军与国防承包商的发展方向 。正如报道所说,在这些局部冲突中,美军要么面临着短时间、高强度的战斗,比如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要么面临着长时间但强度较低的冲突,比如长达数十年的阿富汗战争 。它们并不符合俄乌冲突这类大国级别的高强度作战需求,从而产生了误导效应——美军和国防供应商乐于追求昂贵的先进武器,却不愿采购需求量大却不起眼的弹药 。雷神公司CEO海斯表示,这种情况也延伸到了美国的欧洲盟友——例如最近波兰承诺以8000万美元的高价购买F-35隐形战斗机,却没有储备在战争中能使用约两周以上的导弹 。他直言:“我们在一些非常精密的大型系统上花费了海量资金,但在支持这些系统所需的弹药上却吝啬得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