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讲的是什么道理 百年孤独讲的是什么故事( 二 )



个中奥妙,全靠自己去领悟 。我不够资格,也没有能力阐述它讲了什么 。

《百年孤独》盛名已久,我也很早就听过它,但是看完它却是在今年的一月份 。
准确的来说,这本书我是去年的十一月份借的,一月中旬才看完,看了两个多月 。

起初,面对那纷乱的情节;面对那一代又一代复杂的人物关系;面对那翻来覆去的相似的名字不同的人物,我几近崩溃 。
但是我不甘心,我想要读完它 。是的,仅仅是读完,我不奢求读懂,因为我知道自己的人生阅历还不够,不足以去领略这本书最深层次的内涵 。
有的人说,这是拉丁美洲百年历程的一部缩影,但是我自己并不了解有关拉丁美洲的的历史,因此无法从历史的角度去揣测这本书的内涵 。
本书的主要讲的是布恩迪亚家族,上面也讲到了,这个家族的人有着类似的名字 。
诸如奥利里亚诺、奥利里亚诺第一、奥利里亚诺第二,还有雷梅黛丝,美人儿雷梅黛丝等等 。
名字理清楚之后,我读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一个问题 。书的名字为《百年孤独》,百年当然可以理解,但是孤独呢?
这是一个百年的家族,其每一代人都有着相似的命运 。
里面有一位智者叫做庇拉尔·特尔内拉,他是一位见证了六代布恩迪亚家族的人,他对第六代奥雷里亚诺说道:无论她在哪里,她都在等你 。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本书的最后一段:
他再次跳读去搜索自己死亡的日期和情形,但没看到最后一行便已明白自己不会再走出这房间,因为可以预料这座镜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将在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
这本书和《红楼梦》是有点类似的,不过红楼梦是利用社会轴写一段家族的变迁,一个家族的兴衰,但是《百年孤独》却是利用时间轴 。

他没有《红楼梦》那样的巨大的社会关系网,有的仅仅是在这个社会上,重复地生活,孤独地死去 。
首先这是一部魔幻现实作品,作者字里行间将魔幻和真实巧妙的糅合起来,确有一种魔力 。故事的大背景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发展衰落史,从整个家族的第一个人到最后一个人,都有着常人无法理解和企及的孤独感 。
整个家族始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建立马孔多,在他儿子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手中达到了繁盛时期,第三代的时候就开始衰落,一直到第七代的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 。人物关系扑朔迷离错综复杂,发展情节松弛有度合情合理 。再现了拉丁美洲的风云历史 。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惨死和他的孤独,还有他那种为了追求心灵的极度平静不断铸造小金鱼却又熔掉的举动 。唯有专注才能达到心灵的平静 。
灵遁者点评:
整个《百年孤独》结合拉丁美洲的历史发展,以马孔多布恩迪亚家族百年的兴衰娓娓道来,让人振聋发聩 。他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奇特的想象,向我们创造了这个人物众多,怪事迭起,场景荒诞而又真实的家族 。整个体系的还严密,且首尾兼顾 。作家的脑中的素材,和驾驭文字,统筹结构的能力可见一斑 。值得我们这些后背“流水账”写手们学习 。
比起从大的方面来说,我更喜欢从家庭,从家庭中的每个人去说,去体味他们每一个人 。布恩迪亚家族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孤独,那么的别致 。让我为他们颤抖,起鸡皮疙瘩 。
甚至让你不自觉眼泪朦朦,每一个现实的中的我们,仿佛都能在《百年孤独》中找到原型 。
可是作者说:“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 。”

“他们听到,苏尔乌拉为了自己的天堂,怎样跟自然规律进行斗争;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怎样毫无结果的寻求伟大发明的真谛;菲兰达怎样吟诵祷文;失望,战争和小金鱼怎样使奥雷连诺上校陷入牲畜般的境地;奥雷连诺第二又是怎样在酒宴方兴未艾时孤独的死去 。于是他俩懂得人的爱情是高于一切的,不可抑制的,它能战胜死亡 。他俩又感到自己无比幸福 。“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寂寞来偿还 。”
“阿玛兰妲是在缝制殓衣中生活的 。可以看出,她白天缝,晚上拆 。但这不是为了摆脱孤独,恰恰相反,而是为了保持孤独 。”这些都是作者的原话 。对每一个人的刻画,深入到我们不可触摸的境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