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作大量的高考题,归纳总结本章知识主要考查:大气环流、气候的分布规律、气候的特点、气候成因、气候类型的判断 。学生的困扰——不懂得如何答题 。①如问某一地区受何种大气环流的影响,学生根本不知什么是大气环流 。②问两地气温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③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的判断 。④气候类型的判读 。这些题目不懂得回答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自以为是,上课听得懂,课后没有认真复习,说白了就是没有背一些基础知识;没背方法、规律、原理;没有进行归纳总结 。针对以上问题归纳以下内容:
①大气环流包含:气压带风带、大气活动中心、季风环流 。作这种题目的时候要有个先后顺序,先考虑季风环流——如题目中的位置若在大陆东岸 。其次考虑正常的风带 。
②气温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地面的热源是太阳辐射 。因此地面的气温主要和下垫面、太阳辐射有关 。因此两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和下垫面 。只要学生了解知识点的本质,遇到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
③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的判断:对于这一点学生必须掌握大气的热力状况,地面与太阳之间隔着大气,因此必须考虑大气的厚度(太阳高度角和海拔高度),密度(天气状况)④气候类型的判读:根据气温、降水柱状图进行判断---最基本最重要最实用的方法 。
2、强调学生对知识点要进行记忆,不能只停在听听,没有落实:
对于这一点学生往往没办法做到位,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和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开学初利用课间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当场落实,记忆 。而后考试,让学生得到甜头;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进行小测 。
3、练习:
教辅材料的练习题不多,平时根据需要增加相应的题量 。对于练习题,很多学生只停在作作而已,其实要真正提高能力,要做到对于练习题的知识能迁移到课本相应的知识,并深究其本质问题,且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于记忆 。对于那些某部分比较差的学生,则要强调他们买一些练习题,利用星期天的时间,集中1---2小时的时间进行做题,要不屑一顾,不会做也要硬着头皮做下去,一段时间后,进行归纳总结 。应试能力肯定会提高 。
4、讲评:
常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这需要平时常和学生沟通、交流 。讲评时对一些知识点要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横向、纵向进行比较 。并构建知识框架 。
5、批评与鼓励:
了解学生的个性,抓住学生的心理,对平时的考试情况和突发事件进行合理的批评或鼓励 。
总之,要想让学生学好,并不是一星期,两星期的事,也并是用一层不变的方法可达到的 。需付出持久的努力 。以上是我个人在高三年教学总结 。
推荐阅读
-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学总结及反思
- 眼保健操音乐八节拍 眼保健操教学视频四节八个八拍
-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学总结
-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总结范文
- 北京市的地理坐标是多少 成都市的地理坐标是多少
- 高二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5篇
- 高二年级地理教学总结报告
- 二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心得
- 谈拼搏话题的高三优秀作文
- 高三成绩300多分还有救吗 高考300分什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