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上林县最有钱的人( 三 )


进入加纳不久,他们的第一站开采地,是在一个富饶的原始森林深处 。结果,此地因为积水太多,且这一带也不是开采区,两三天后,他们只得转移到其他地方 。在找到第二个落脚处后不久,他们也因其他原因无法开采 。
一周之后,钟绍学的妻子也回国了 。留下的4个村民,也如同吴锦明一样不知道明天的结果如何,心里非常失落 。茂密的原始森林中,那些千奇百怪的千年古树以及这辈子从未见过的一些怪异小动物,已引不起他们的兴趣 。好不容易与塔夸市一个地主联系上了,对方答应以7000美元出租一块地,但当他们把机器设备运到那儿时,地主“坐地起价”,瞬间涨到一万美元,让他们措手不及 。
没有矿地,吴锦明等人只得在该地附近搭个棚子安顿下来 。每晚听着野兽在树林里发出奇怪的嚎声,他们整夜难以入眠 。失眠的原因是,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再这样下去,只有惨败回国 。
在他们驻扎的不远处,有一条河,河的对面有很多黑人在开采金矿 。黑人每天上下班时,总是路过他们的临时棚子 。一个星期后,有一位善良的黑人停下来,好奇地问吴锦明,为何一直“闲置”着机械设备而不开工 。吴锦明说,他们初到加纳,不熟悉地方,也没有租下矿地 。黑人想也没有想,就爽快地对他说,暂时没租下地块也不要紧,可以去他们的旧金矿开采 。
人的一生中,要遇到的贵人会有很多,他们都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像这样的黑人朋友,吴锦明认为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贵人,“是他让我们有信心继续呆在加纳淘金” 。这些年,他每次路过那个旧矿区,都会逗留一会,仔细端详着它,之后试图寻找那个黑人是否在附近出现 。
很遗憾,10年过去了,那个黑人似乎已经没在那儿出现了,也许他早就到其他地方去开采黄金了 。4月22日晚8时,吴锦明在加纳给《血金》作者发回一些图片,并通过微信语音说明,他在加纳的“第一桶金”,就是图片中显示的河对面的沙地,临河之处是一大片森林,他们就是在那儿发家的 。
那条河位于塔夸市的原始森林,两年前,《血金》作者前往当地采访时,曾到过此处 。
6、贵人相助 掘来“一桶金”
加纳的金矿环境,与以前吴锦明等人在黑龙江挖金是有所区别的 。在加纳,一年360天只有夏季和雨季,白晃晃的太阳,以及横行的热带疾病,随时倾倒而下的暴雨,泛滥而来的洪水,都让他们有所畏惧 。很暗幸,吴锦明在加纳创业10年了,对于被人称为“马拉利”的疟疾病,他没有染上 。
如今的吴锦明,早就适应加纳的环境了,并融入了当地:经常资助贫困黑人学生,给当地村民修桥补路,送去日常生活用品 。多年来,在加纳创业的上林人,早就与当地黑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2013年加纳清理中国人的矿区中,见到有些中国人被困,当地黑人急忙把他们带到家里,悉心照顾 。
对于第一次开采黑人废弃的旧金矿,吴锦明是这样表述的:既然黑人已经开采过一次了,地下的泥沙含金量估计不会有多少,但事已至此,他们也毫无所谓了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他们用从国内带来的设备,经过开采、淘洗等一系列工序,终于发现了一颗颗金粒 。看到金粒的那一刻,吴锦明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
此后,他们承租了附近一块属于自己的矿地,并不断向其他地区的矿区开进 。谁也没有想到,租下的矿地竟是一个富矿,让他们一夜间变成了一个富有者:当矿区的黄金产量越来越多,甚至有时一天淘出上千克黄金,往日那些沮丧和郁闷,便被喜悦一扫而光 。
随后,吴锦明等人又花了10万美元购置一台二手钩机,开始扩大生产规模 。至此,他才明白,加纳确实是一个盛产黄金的国家,“每一块土地,都是敢于冒险、敢于拼搏的上林金农们创造奇迹的地方 。付出了就会有收获,这是不容置疑的” 。
回想起第一个贵人,也即那个黑人朋友,吴锦明认为对方功不可没,“在外界看来,黑人不太友善,其实外界有所误解” 。他说,上林人在当地挖金,不仅带动了当地的劳动力,解决了部分黑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带去了中国先进的农耕技术和传统文化,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日积月累,他们与当地黑人的关系非常融洽 。
访问期间,吴锦明分享了他的一个亲历故事:
有一天下大雨,他们乘坐的皮卡车路过原始森林的一个村子时,车子突然爆胎 。他们只得停在路边等着雨停 。此时,一位冒雨而行的黑人路过车子旁边,问他们要不要帮忙 。他之前听别人说,有些黑人会在“帮忙”时趁机敲诈 。于是,他们拒绝黑人的帮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