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腊月的那些日子,翻看削薄而陈旧的日历,泛黄的卷角散发着淡淡的烟草味儿,像是沉沦了一个世纪,细数临近春节的日子,只觉得心急得想冲破障碍 。父母们收拾着杂物尘俗,每一次轻微地掸尘、擦拭,都是那么仔细,如待珍宝 。邻舍家也炖起了年货,烟雾氤氲着整个厨房,恰似着扑面而来的醉人年味,叫人无可阻挡 。香扑扑的气味,热腾腾的美味,惹得玩闹的孩子纷纷尝鲜,滚烫的热食吃得食火上升,口舌生疮,也不肯放下 。最终耐不住性子,叫上一群伙伴,满世界地疯闹 。只见那人流如潮,水泄不通,大街小巷,均是熙熙攘攘,红灯高挂,一派喜气洋洋的面貌 。忙忙碌碌中,似乎一整年的努力,更多的是为了这几天 。
香香的年味、腊味、节日味,全都跟着年关的脚步的来临而开始弥漫,充满每个感官 。直到三十除夕,吃上欢乐的团圆饭,其乐融融,一家卧在沙发上,什么也不调换,在春节联欢晚会的一颦一笑中守岁,度过旧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 。
钟声敲响,大年初一的爆竹热闹了,拜年、红包、烟花……不亦乐乎 。是繁忙,是欢乐,是不舍?是厌倦,是喜庆,是依恋?十几年来,循规蹈矩,我想是累了,但为何内心总涌起深深的不舍,若割舍了这传统的日子,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相聚、祝福?这是个平凡的日子,只是要我们短短的一次团圆,我们不会累,为了这短短的一次团圆!我们抱怨年味的淡去,我们感慨时光的逝去,但是否会在一个午后,回忆那远去的年味儿,这是一种幸福、温馨的体验 。
追溯匆匆数十年,记忆中的年味儿,是福,是乐,是我们永久的依恋 。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心得体会范文6
科技越来越高速发展,但如今年轻人参加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积极性越来越淡 。而春节作为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却也避免不了“被冷落”的趋势,简单来说,就是年味越来越淡 。
犹记得,我小时候过年就是从期末就开始期待放假、期待过年,然后一放假,就迫不及待的如同脱缰野马一般,也不顾书包里或好或坏的成绩和成堆的作业,天天跟着父母亲四处买年货和买新衣服 。我妈老说我那时候皮得跟个儿猴儿似的 。年前还得买春联纸,我来写;买窗花,打扫卫生等等等等 。除夕要守岁,要在奶奶家一起吃团圆饭(奶奶生的多,自然子孙就多,一到过年过节就有好几桌,热闹极了) 。年后初一至初六,我就会和父母亲一起去向各家亲戚拜年,孩子们向长辈们送上祝福语,长辈们就会给孩子们压岁钱表示祝愿 。过年还可以吃很多好吃的,看花灯,放爆竹,还有每年都有的春节联欢晚会 。实在热闹 。
而如今,每年必看的春节联欢晚会好像也没什么意思,放烟花又因为年龄见长而对这种“小孩子”玩的游戏不感兴趣,更不用说还有“保护环境,严禁烟火”的规定了,衣服又只要拥有了无敌的校服就已经足够 。这也有可能是年纪越大,心理就越“平静”吧 。
或许是以前的物质缺乏,春节才显得那么重要,过春节,过新年,吃好多平时吃不到的美味,穿美丽的新衣服 。快乐乐的吃着年夜饭,放鞭炮,和家团圆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 。不管年味如何,春节还是一年一年的一定要过的 。而现在物质丰富了,春节好像没有了那种味道 。
但它到底是春节,春节的快乐总是其他时候不能相比拟的 。就算我现在是一个高二的学生,即使是放假,每天都有很多作业,但我还是觉得这个春节过得挺开心的 。年前每天早上十点多起来,满足了我一个学期早起上课的懒惰之心 。而且每天吃得都很丰盛,餐餐大鱼大肉,直接导致我胖了好几斤 。七大姑八大姨都来拜年,不认得的亲戚直接喊“伯伯或伯母” 。即使我妈天天催我写作业,天天催我搞学习,但乐观的我对此一点都不在意 。我觉得吧,春节就是一个彻底放松的好机会,那么长的假期,总有那么几天能让我们无忧无虑的玩个痛快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即使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但春节就是春节它一直都是最重要的 。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心得体会范文7
你可曾思考过年味是什么?有人说,过年就是回家聚聚,拜拜年 。而我却认为年味分为年与味,年是我们回家看看长辈,感受家的温暖,味是我们敬长辈那一杯杯的酒,是窗外烟花爆炸后传进来的一股幽香 。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再次来临,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除夕那场夜晚 。
除夕正是中华的传统佳节,每次到这几天,外出的游子都会归家,与亲人团聚,吃一餐团圆饭,以表一家人永远团圆幸福,正是年味中的年 。
推荐阅读
- 罗汉打一个十二生肖中的动物
- 古代中的“断袖”指的是什么意思?
- 猫咪没机会晒太阳怎么弥补
- 驿书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文言文中驿的意思
- 《草船借箭》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是什么
-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物理知识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 现实生活中的逆行者与“逆行者”你怎么看待这两个词?
- 猫咪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 英文中的“一对”怎么写?
-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上一句是什么 视频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