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如何理解?利是什么意思呢?( 二 )


译文:我曾经整天思索 , 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 , 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到高处招手 , 胳膊没有加长 , 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 , 声音没有变得洪亮 , 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
借助车马的人 , 并不是脚走得快 , 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 , 并不善于游泳 , 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 , 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
扩展资料: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 , 其中有些警句 , 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 。这里节选三段 , 在原文中本不相连 , 但是意脉一贯 , 可以独立成篇 。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 。这些比喻取之于人们熟悉的事物 , 又包含丰富的含义 , 因此 , 道理能说得浅显明白 , 发人深思 。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 , 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 , 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 。
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 , 旁征博引 , 娓娓说理 , 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 , 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 , 驾驭不好 , 是很容易正襟危坐 , 流于枯燥和单调的 。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 , 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劝学
利:快 , 功劳
【名句】假舆马者 , 非利足也 ,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 非能水也 , 而绝江河
【注释】假(jiǎ):凭借 。舆(yú):车 。致:到达 。楫(jí):船桨 。绝:横渡 。凭借车马的人,并不是他擅长走路,却能到达千里远凭借船桨的人,并不是他擅长游泳,却能横渡大江大河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如何理解?利是什么意思呢?】【出处】《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