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应急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二 )


3.消防设施和消防设备定期测试:
3.1.烟、温感报警系统的测试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每个烟、温感探头至少每年轮测一次 。
3.2.消防水泵、喷淋水泵、水幕水泵每月试开泵一次,检查其是否完整好用 。正压送风、防排烟系统每半年检测一次 。
3.3.室内消火栓、喷淋泄水测试每季度一次 。
3.4.其它消防设备的测试,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测试时间 。
4.消防器材管理:
4.1.每年在冬防、夏防期间定期两次对灭火器进行普查换药 。
4.2.派专人管理,定期巡查消防器材,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
4.3.对消防器材应经常检查,发现丢失、损坏应立即补充并上报领导 。
4.4.各部门的消防器材由本部门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 。
六、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1.各部门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
2.在防火安全检查中,应对所发现的火灾隐患进行逐项登记,并将隐患情况书面下发各部门限期整改,同时要做好隐患整改情况记录 。
3.在火灾隐患未消除前,各部门应当落实防范措施,确保隐患整改期间的消防安全,对确无能力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应当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向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 。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隐患整改的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 。
七、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用电安全管理:
1.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 。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应由持证电工负责 。
1.2.各部门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 。
1.3.宿舍内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
2.用火安全管理:
2.1.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除食堂外,公司其余地点一律杜绝明火 。确需动火作业时,作业部门应按规定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申请“动火许可证” 。
2.2.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5米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的安全隔离,并向保卫部借取适当种类、数量的灭火器材随时备用,结束作业后应即时归还,若有动用应如实报告 。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应急管理规章制度范本】2.3.如在作业点就地动火施工,应按规定向作业点所在单位经理级(含)以上主管人员申请,申请部门需派人现场监督并不定时派人巡查 。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动火作业必须保证有一人在下方专职负责随时扑灭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 。
2.4.未办理“动火许可证”擅自动火作业者,本单位人员予以记大过一次处分,严重的予以开除 。
八、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
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有专用的库房,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仓管人员必须由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 。
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分类、分项储存 。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分库存放 。
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入库前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出入库应进行登记 。
4.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与垛之间不小于一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二米 。
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取应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仓库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内 。
6.易燃易爆场所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
九、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
1.义务消防员应在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领导下开展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各项技术考核应达到规定的指标 。
2.要结合对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维护检查,有计划地对每个义务消防员进行轮训,使每个人都具有实际操作技能 。
3.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
4.每年举行一次防火、灭火知识考核,考核优秀给予表彰 。
5.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防火灭火自救能力 。
十、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1.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
2.组织全员学习和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
3.每次组织预案演练前应精心开会部署,明确分工 。
4.应按制定的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 。
5.演练结束后应召开讲评会,认真总结预案演练的情况,发现不足之处应及时修改和完善预案 。
十一、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