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潜力的二线城市( 二 )


17、南昌:晋升强二线城市 , 未来城市上限在30名左右;
18、唐山:降 , 未来将跌到40名以下;
19、石家庄:稳中有降 , 在40名左右徘徊;
20、南宁:升 , 未来城市上限在40名左右;
21、贵阳:升 , 未来城市上限在45名左右;
22、太原:稳中有降 , 未来在60-65名;
23、乌鲁木齐:稳中有降 , 未来在80名左右;
24、兰州:稳中有降 , 未来将跌出前100名;
25、珠海:升 , 随着港珠澳一体化推进 , 未来会有很多港人、澳人移居珠海 , 发展潜力很大 , 有望前进到65位左右;
26、扬州:稳 ,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在35名左右徘徊;
27、绍兴:与佛山类似 , 未来可能会融入大杭州;
28、盐城:降 , 未来将跌出前40名 , 长期看50名也难保;
29、潍坊:有成为强二线可能 , 看京沪二线后的发展情况;
30、嘉兴:稳中有降 , 嘉兴人口少、城市小 , 潜力有限 , 未来会在50名以后;
31、泰州:稳中有降 , 未来会在60名以后;
32、台州:上升动能不足 , 未来会在55名以后;
33、金华:现在已至巅峰 , 未来会缓慢下降 , 至55名以后;
34、惠州:稳 , 看与深圳融合情况 , 融合得好还可前进;
35、洛阳:晋升弱二线 , 城市上限在40名左右;
36、临沂:晋升弱二线 , 城市上限在40名左右;
37、襄阳:晋升伪二线 , 能否更进一步要看城市人口增长 , 如果人口上不去 , 不排除跌出前50的可能;
38、宜昌:人口是硬伤 , 想晋升很难 , 即使成为伪二线 , 也守不住;
39、镇江:和南京融合 , 未来成为新一线城市一部分;
40、芜湖:晋升伪二线概率挺大 , 人口是硬伤 , 想成为弱二线很难;
41、南阳:潜力有 , 但如何释放出来是问题 , 短期内晋级的希望不大;
42、赣州:动能强劲 , 随着先进制造业崛起 , 有望在2030年晋级伪二线 , 2035年晋级弱二线 , 未来城市上限在35名左右;
43、衡阳:交通、教育、文化、区位都有优势 , 但工业是短板 , 如能补齐 , 有晋级的可能 , 2025年最好前进到60名以内;
44、邯郸:可惜是在河北 , 政治序列太低 , 雄安、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之后 , 邯郸可能只能排第6 , 僧多粥少 , 资源和政策匮乏 , 晋级之路太难!
45、保定:雄安带来千载难逢机遇 , 如何把握机会?建议保定学习东莞的经验 , 从产业上寻求与雄安对接 , 在城市经营上向二线看齐;
46、济宁:交通、工业、文化 , 什么都有 , 但就是不出彩 , 问题在哪?缺乏全局思维 , 兖州、曲阜、邹城、嘉祥 , 个个都不错 , 但凑到一起就是一盘散沙 , 1+1
47、淮安:苏北以徐州为中心好 , 还是以淮安为中心好?两个都应该是中心!目前江苏对淮安的重视度不够 , 淮安有运河 , 有淮河 , 还处于苏北中心位置 , 一个崛起的淮安 , 对苏北的带动作用很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