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的阅读感言 骆驼祥子读后感感言( 二 )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用普通话结合了老北京当地的方言,完成了这本著作,正因为作者在写作中添上了许多方言,让我们小学生读起来有些费劲,但却很“接地气”读起来感到语言很纯朴 。
将这本书与之前读完的《童年》作比较,同样是生活在并不公平的社会里,为什么高尔基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一名作家,祥子却因那样的社会环境而堕落,我觉得其实和他们本身有关系,高尔基(书中叫阿列克谢)在文中写到过“当你已经远离了大路,又心神疲惫找不到小路时,你只有踩着泥泞的道路,越过丛丛的荆棘,踏着高低不平的土墩径直向前没,这样,你最终总能走上宽阔的大路 。”他任何恶劣的环境下都保持着乐观,美好的心态,克服了一路上的困难 。“越过丛丛的荆棘,踏着高低不平的土墩”在遇到这些困难时,开始,祥子都可以克服,但是后来越来越多的困难迎面而上,他开始自暴自弃了 。
所以同样的社会环境才造就出了这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 。
骆驼祥子读后感感言篇4
由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你会想到什么?也许你会想到封建社会的不合理制度、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以及政府当时的腐败与无能……而我只想到了一个封建社会奋斗者的悲哀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祥子的人力车夫 。
祥子,是一个生在农间的农村小伙,勤劳、朴实 。父母双亡,失去了几亩田地 。18岁的时候便跑到了城里来谋生 。后来他发现,车夫这个行业是他比较喜欢的 。于是,他拼命地拉车、努力地拉车,省吃俭用,生了病也不舍得去花钱治病,只是自己扛着 。凭着坚忍、好强、不怕吃苦的劲头,祥子努力了三年后,终于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然而,在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容不得他一点的个人幻想 。祥子的车不久后便被收去,人财两空 。之后又不断地遭受生活中的各种打击 。在虎妞难产死去、小福子也离他而去之后,祥子再也无法对生活重新充满希望,他从一个善良、朴实、自尊好强、有美好理想的优质青年,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行尸走肉的社会垃圾 。
是什么使祥子变成这样的?答案很明显,那就是封建社会的腐败与无能及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 。祥子正是在可怕、残酷、无情、沾满无数鲜血的魔爪下 。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的社会垃圾!由祥子的遭遇,使我想到了更多 。例如:文化时期对无数知识分子的迫害,老舍先生不肯受辱投江自尽……封建社会的魔爪是可怕的、邪恶的!
现在,我们国家已改革开放多年,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已来临 。人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我们痛恨封建社会的腐败,更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这就是祥子的事迹给予我们的启示 。
骆驼祥子读后感感言篇5

人本有欲,这是天性 。但一个正常人,他知道抑制与事理,且会将其升华为低等人与高等人的存在 。但是,如果本身就生在一个大墨缸似的社会,一个人情冷暖,交往复杂的社会,再纯真的心,是否也会随时间的迁徙而变化?
《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凭着勤劳和坚忍,三年的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自食其力成为了上等车夫 。读到这里,我很淡然,一般的文学讲著,通常都是励志文言,启示青少年积极向上,祥子这一本身的朴实形象也定是让我们学习的教材 。后面的结局,作者应该是安排得美好的,可我万万没有想到,作者的笔锋一转,残酷不公平的命运降临在了祥子的身上,在一次兵荒马乱中祥子的车被逃兵掳走,留给他的只有一件异臭污浊的大军衣和一匹骆驼 。这时,祥子善良的一面展现出来,他不愿将骆驼以高价卖给屠夫,因为——骆驼是一条生命,他不愿见它丧失在屠夫手中 。
可还没等他攒够钱,所有的积蓄又被孙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为泡影 。但他第三次买车的梦想实现时,却是以一段畸形的婚姻付出代价 。后来虎妞死于难产,小福子也走了,买车再次不能实现,他终于开始厌恶这个社会,厌恶生活,开始堕落 。
老舍先生给予朴实的祥子这样一个结局,是出乎我的意料的,这是一个悲剧 。至此过着行尸走肉生活的祥子,最终成为社会的败类,城市的垃圾,而造成这样一切的原因,都是再简单不过——黑暗的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 。看到这里,我内心充满凄凉 。如此一个最初踏实、坚忍的车夫,一个最初对生活充满着信心的,有理想的老实人,最终还是在黑暗社会中沉沦,直入深渊,成为了一个无灵魂的躯壳,行走在城市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