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保田铁杆粉丝封心正是如何利用收割机跨区作业赚钱的 收割机价格表2015( 二 )


封心正告诉采访人员,第一批久保田488收割机质量非常好,他用了3年后给朋友又用了8年,总共用了11年才报废,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大的机器故障 。
“2002年久保田公司第一家推出了跨区服务跟进,厂家安排服务车跟着我们,我用2年左右就把购机成本收回了,最后二手机还卖出新机一半的价格 。”封心正告诉采访人员 。
随着新产品的上市,久保田收割机的功率不断提升,效率也更高了 。
2005年封心正购买了久保田588收割机;2007年更换为久保田588i收割机;2010年新买了久保田888收割机;2013年购买久保田688收割机;2015年购买了久保田988收割机;2017年收小麦时候又购买了1台久保田758收割机 。
封心正前后共购买10多台久保田收割机 。
“2020年我还要购买久保田新产品PRO988Q-QPLUS和PRO1008Q 。”封心正告诉采访人员,“因为这两款机器车身灵巧,动力更强劲” 。
此外,新机型割台匹配独特的右侧分禾器,减少履带压田埂的现象,高性能的底盘重心稳,在大田块、小田块、湿烂田块都能畅通无阻,脱粒效果好、损失更少,粮仓也加大了,机器也越来越智能化 。这些,都深深打动了封心正 。
当采访人员问封心正,你认为半喂入收割机和全喂入收割机,对于跨区作业哪个更适用些的时候,封心正告诉采访人员,它们各自特点 。
封心正认为,半喂入收水稻好,稻谷脱净率高、粮食品质好、损失低和割茬低,更有利于秸秆综合利用,但价格比全喂入贵 。半喂入机器结构复杂,故障率高、配件和维修费高 。”
相比半喂入,封心正认为,全喂入性价比更高,顺应了国内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更适合土地流转后的大规模生产作业 。全喂入收割机功能多样,适应性好,全喂入收割机可以收水稻、小麦,而且还能收大豆等,收割机结构简单,维修费用低 。
“但是,全喂入收割机损失率比半喂入高,收水稻效果不如半喂入好,也不利于秸秆的利用,机手具体选用哪种机器得看当地的要求 。”封心正将实际使用体验,毫无保留地介绍了 。
跨区之路还能走多远
当采访人员问封心正关于“跨区作业之路未来还能走多远”的话题时,他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计划再干3~5年,将慢慢地退出了 。现在各地机器也越来越多了,看似简单,实际操作也很难 。”
随着全国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各地的机器越来越多,给外地机手作业的面积每年都在减少,农作物收割时间也越来越短,以前他们出去在一个地方都能待1周,现在最快的1天就全部结束 。
“虽然跨区作业市场收缩,但因为土地流转还在继续发力,适度规模经营仍是未来趋势,所以对农机的需求不会减少,而各地农机保有量存在着不平衡,农机资源的调配还得靠跨区作业来实现 。”封心正说 。
行情的不可预测性会使得单打独斗的农机手深感无力 。现在1台机器是挣不了什么钱了,只有团队作战才有市场 。团队跨区不仅接单多,配件供应能力也强 。
“久保田经销商直接派‘三包’车跟随我们跨区,这些待遇单机很难享受到 。”封心正告诉采访人员 。
“我一直主张科学调度,减少机手作业转移成本 。以往我们只是根据农作物成熟的时间差,自行选择作业路线,对转移目的地有多少机具、有多大可作业面积等情况一无所知 。”封信正告诉采访人员,“现在,我们一方面可以借助农业农村部信息平台了解供需情况,直接联系农户签订作业合同;另一方面,可通过‘平安农机通’手机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科学规划转移路线” 。
封心正说,年轻一代的机手,走出去的领域还可以更宽,除了粮食作物机械化,还可以尝试经济作物、林业、设施农业等机械化跨区作业 。
封心正认为,将来农机作业范围会越来越广,品种也会越来越多,而提高机器的利用率显得非常重要 。当农业机械向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迈进,真正成为全新的技术装备时,跨区作业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跨出去”也能更远更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