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碰到一个老太太让我读阿弥陀佛,我读了也没问我要钱这是为什么,有什么意义啥的吗?( 四 )


一日,他俩游至杭州“苏堤”,只见绿柳成荫,碧桃满枝,高和尚吟一上联:绿柳沿堤,皆因苏子来时种;何秀才稍加思索,对道:碧桃满枝,尽是刘朗去后栽 。他俩荡舟湖中,见碧绿荷叶,映日荷花,何秀才见美景当前,乃得上联: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逝;
高和尚略加思考,对出下联: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
太阳西坠,两人回归旅店,闻得旅店篱边花飘香,何秀才出了上联:天边白日悠悠逝;高和尚不甘示弱,立即对道:篱畔黄花淡淡香 。
转眼八月十五中秋又至,皓月当空,高和尚偶得佳句:天上月圆,地下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何秀才沉思良久,不断推敲 。高和尚亦在为下联冥思苦想,然而二人均未能对出 。
秋风习习,红日当头,高和尚信口吟出:清风掠地秋先到;何秀才脱口对道:赤日行天午不知 。
秋去冬来,他俩打点行装回南山寺,途中,在客店借宿 。当晚,何秀才一觉醒来,只见窗外明月下林,耳闻雄鸡报晓,便得上联: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他推醒高和尚,要他对下联 。高和尚揉揉眼睛,回忆早晨板桥霜上留马迹,得出下联: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
他俩回到南山寺,适值大雪纷飞,高和尚吟出上联:门外雪飞,错认空中飘柳絮;
何秀才目睹对面山上瀑布飞溅,脱口对出下联:岩边瀑响,误疑天半落银河 。
到了除夕,两人对饮辞岁 。何秀才忽然想起中秋之夜,高和尚所吟的上联:天上月圆,地下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尚未应对,灵感一来,得了下联:今日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
高和尚听了,连声称妙 。
色彩联
色彩联是联林中的奇葩,如下联:
轻黄嫩绿齐生气;
姹紫嫣红总入时 。
对联中融入带色彩的词句,使人神采飞扬,回味无穷 。下面介绍四则色彩联:
(一)
从前,云南昆明黑林铺有位秀才,写了一上联:
黑林铺出白日鬼,红眉绿睛,黄大嫂青眼看见;
联中带有“黑、白、红、绿、黄、青”六种颜色 。一个补锅匠路过黑林铺,看见了上联,惜其缺了下联,于是为其补上,下联是:
金马寺观银龙驹,铜鞍铁镫,锡老匠铅手拉着 。
下联不仅写出了“金、银、铜、铁、锡、铅”六种金属,同时,也包括多种颜色,对得恰到好处 。
(二)
古时候,有两个和尚,到四川泸州白塔街化缘 。看见一位黄姓的铁匠正在打铁 。其中一和尚见景生情,得一上联: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黄铁匠见和尚出口不凡,知是有意考考自己,于是,他放下手中活计,不慌不忙地随口答道:
一座庙,二僧人,出三界,遁五行,衣百衲,行万里,游八方,历秋过冬度春夏 。
上联由颜色和方位词组成,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下联则利用数字和四时,可谓对仗巧妙,饶有趣味 。
(三)
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
上述对联,只有三十四个字,含意深刻,颇具匠心 。上联利用色彩,描绘出三国时代人物关羽、张飞、赵子龙三人的特征,下联则钩画出一幅魏、蜀、吴三国,角逐天下的形势图,耐人寻味 。
(四)
清代,有一位太守,曾出一上联求对,联文是:
使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
联出几个月、未见有人应对,上联中的使君子花,随着不同的时间,变换不同的颜色,不易应对 。不久,来了一位远方和尚,居然被他对出下联:
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
下联对得巧妙,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描绘出虞美人草,在不同季节里,各具不同的色彩 。这副对联,真是别具心裁,令人回味 。
奕棋戏对
张生军和李四冠,是一对好朋友,平时作文吟诗,互相切磋 。两人都酷爱对对,见什么对什麽,往往以对作戏 。
一日,两人对奕 。
张生军匆忙攻卒,叫声:
越寇;
李四冠从容上士,对道:
边民 。
过一会儿,张生军攻卒过河,得意洋洋地叫嚣:
越寇过越境;
李四冠沉着架炮,针锋相对答:
边民保边疆 。
不久,张生军的卒子又向前攻了一步,不可一世地大喊:
越寇过越境,越逼越近;
李四冠驱车杀士,直捣老巢,应对:
边民保边疆,边杀边将 。
接着,大喝一声:“将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