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四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二 )


清明节全国各地的习俗
1、福建清明节的习俗
福州人过清明节 , 都从家里走出来 , 来到郊区踏青旅游 , 大多数人采回野菜煮成矐 , 称为煮菜矐 。惠安人扫墓时放纸莺 , 吹麦箫 。泉州人清明节吃“润饼”、制“脚目棵” , 这是一种球状的点心 。据说清明节吃了脚目粿 , 可以增加脚力 。十岁以下的孩子也在清明节糊彩色的小旗为戏 。
2、山西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 , 晋南地区民间要蒸大模 , 大模的中间夹有核桃、红枣、豆子之类作为点缀 , 称为“子福” 。取意为子孙多福 , 一切全凭祖宗保佑 。家家还要做黑豆凉粉 , 切成薄块灌上汤食用 。铲回萎蕤草 , 坐在各家的炕席上搓拉 , 叫做驱蝎 。晋东南地区 , 每逢清明节 , 人人头上都插着柳枝枯叶 。妇女们要用描金彩胜(头饰)贴在耳朵两边 。晋北地区 , 人们习惯吃生黑豆芽 , 并用玉米面包黑豆芽馅食用 。晋西北地区讲究用黍米磨面做饼 , 俗称“摊黄儿” , 吕梁地区在清明的后一天 , 要接女邀婿 , 俗称“清新火” 。
3、陕西清明节的习俗
兴平县人过清明节 , 姻亲之间用纸钱相互馈赠 , 并且互相拜墓 。富平县每户人家在清明节这天请名山之泉源水 , 供膜拜神仙 。准备牲礼来祭祀 , 以祈求丰收 , 称为“游水” 。同州县清明祭扫后 , 折下柳枝插在门上 , 并且用纸钱贴在树干上 , 据说这种做法可以防虫蚁 。洛川县清明节以蒸馍为食 , 馍四周用鸟蛇的形状来装饰 。据说介子推上绵山时有鸟、蛇保护他 , 所以以此作为纪念 。
4、四川清明节的习俗
川东重庆、万县等地 , 旧时有野游的习俗 。清明节前后 , 三两个女子结伴而行 , 拿着酒水和食物来到郊外野餐 。不论男子是否相识都可以入席同吃同乐 。什郁等地 , 妇女们则用荞菜花蘸油后投入水里 , 看水面的花纹以占卜吉凶 , 称为“油卜” 。成都一带则以卖炒米团为主 , 炒米团上点染彩色的图案 , 并用线串好 , 称为“欢喜团” 。


【四月四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