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的小知识 三月科学小知识( 四 )


9.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 。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
10.水火不相容 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由于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收热量,至使着火物温度降低;同时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可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进行 。11.坐地日行八万里 由于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 " 走 " 的路程约为40003.6千米,约8万里 。
这是毛泽东吟出的诗词,它还科学的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12.小小称砣压千斤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 。
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 " 一两拨千斤 " 是完全可能的 。13.破镜不能重圆 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
14.人心齐,泰山移 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15.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 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 。
16.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 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17.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
18.坐井观天,所见甚少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 。19.如坐针毡 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 。
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 。20.瑞雪照丰年 由于雪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可以很好的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因此能起到保温作用 。
21.霜前冷,雪后寒 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变冷(温度低于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 " 霜前冷 " 的感觉 。雪熔化时要需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 " 雪后寒 " 的感觉 。
22.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 鸡蛋碰石头,虽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 。鸡蛋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破裂 。
23.玉不琢不成器 没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线发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后,其表面平滑,光线发生镜面反射 。24.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
身边的科学
只要你留心,科学无处不在 。
星期六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做一个科学实验 。我想了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实验,我要做一个鸡蛋会浮起来的科学实验 。
准备一个杯子,再准备一个鸡蛋和一些盐 。先往杯子里放上水,放上鸡蛋,再加上盐 。真奇怪,这个时候鸡蛋虽然没有浮起来 。我一想,就一勺一勺地往杯子里加盐 。加了好几大勺,我发现鸡蛋开始慢慢地浮起来了 。渐渐地,鸡蛋就像坐电梯一样,慢慢升到了水面 。
为什么鸡蛋会从盐水里浮起来呢?因为水加了盐以后,盐水的密度就变大,密度大浮力就大,浮力大就能把鸡蛋托起来了 。
科学实验真好玩,我还要试一次 。
:身边的科学
一天晚上,妈妈买了一袋基尾虾,基尾虾是青色的,但煮熟了的基尾虾变红了,我去问妈妈,妈妈没把答案直接告诉我,而是给了我一本《你问我答》的书,让我去自己找答案 。
我找啊找终于找到了,那是因为基尾虾体内有一种名叫色素叫虾红素,平时它与别的色素混在一起,无法显示出鲜红的本色,但经过加热后,别的色素都被破坏和分解了,唯独虾红素不怕高温,因此基尾虾煮了以后就变成了红色的 。
原来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呀!
:身边的科学
说起科学,其实,我们身边发生许许多多的事物都是有科学来解开的 。就让我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
记得有一次,妈妈在做饭的时候让我把醋瓶打开,我就是拧不开 。
后来,妈妈告诉我,先将醋瓶在热水里泡五分钟,然后用凉水冲一下,很容易就会拧开的 。说着,我试着用妈妈的办法做了 。果然,醋瓶被轻而易举地拧开了 。妈妈告诉我这就是热胀冷缩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