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美国不敢打朝鲜 为什么没有国家敢打朝鲜( 三 )


当然了,这其中并不包括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志愿军 。由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胜利的天平逐渐向中国志愿军倾斜,但是心高气傲的美军怎能接受此等屈辱?一怒之下,开始研究起了核武战术,想像当初打击日本那样,给志愿军来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
这项绝密计划很快就交到了时任总统杜鲁门手中,想要找回面子的他也愤然同意了这一计划 。联合军总司令和总统都同意了计划,为何到战争结束后都没实施呢?
你可能不知道,在朝鲜战争中,老美一度想使用原子弹挽回战局,但是我国伟人却毫不畏惧,用几句话就点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迫使对方宁愿屈辱战败,也没敢向志愿军投放一颗原子弹 。
身为联合国军总司令的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向总统杜鲁门提交过一份详尽且疯狂的核打击计划,那就是先派遣大批轰炸机前往我国领空,对我国军工产业实施精准打击,破坏我们的工业生产线,同时,向鸭绿江附近投掷将近26颗原子弹,目的是彻底切断我国志愿军的后勤补给 。
老美趁机率领联军反击,麦克阿瑟自认为此计划万无一失,杜鲁门看后也连连点头,同意了此计划的实施 。
但是中国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老美终究只是考虑到了自身的得失,却忽略了国际局势的波诡云谲 。
美军将计划中所需的原子弹运往驻日军事基地后,杜鲁门开始大肆宣扬自己的核打击计划,借此来对我国施压,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
伟人得知此消息之后,却是稳坐钓鱼台 。他断定老美不敢真的动用原子弹,否则对方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随后的事态发展也更加印证了伟人的料事如神 。
就在杜鲁门自以为稳操胜券时,以英国为首的多国政要官员突然登门,他们极力劝阻杜鲁门放弃原子弹计划,因为美国的这一举动让他们感到不安 。二战末期,美国投放在日本的两颗原子弹震惊了世界,让他们都清楚了原子弹的威力 。
二战结束后,多国政要也一起约定过非必要不使用核武器,若美国不遵守约定,以英国为首的几个欧洲国家势必会陷入危机中,毕竟苏联就会为了保证自身利益携带核武参战,那将会是一场杀伤力极大的战争 。
而那些没有核武傍身的国家只能沦为炮灰,朝鲜战争中,那些其他联合国军只是为了捞点既得利益,他们自然是不希望到最后,非但一点好处没捞到还将自己的安危也搭进去 。
为了让杜鲁门下定决心放弃此计划,以英国为首的其他几国,还联合起来写了抗议书,若美国一意孤行,他们将立即将军队撤出朝鲜战场,到时候老美就变成了孤家寡人,再想打着联合军的名义在朝鲜战场上为非作歹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
最终,美国还是忍气吞声,放弃了原子弹计划 。得知总统迫于压力放弃了计划后,身在前线的麦克阿瑟大发雷霆,多次尝试劝说杜鲁门重启核打击 。
但对方仍不为所动,麦克阿瑟甚至为此多次对杜鲁门出言不逊,再加上朝鲜战场上联军的局势每况愈下,杜鲁门直接撤销了麦克阿瑟的总司令职务,临阵换将,让风格截然相反的李奇微顶了上去 。
李奇微胸有成竹地换了一套自认为有针对性的战术,虽然给我国志愿军制造了一些麻烦和危机,但关键时刻志愿军在伟人千里外的指挥下,全部化险为夷 。
而且,伟人就当时局势做出了分析,认为美国即使使用原子弹也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因为朝鲜战场的情况与当初的日本广岛、长崎不同,那两座是日本的军工要塞,且地势平坦开阔,一颗原子弹下去,能够让日本感受到抽筋剥皮般的疼痛 。
但是朝鲜战场就不同了,首先没有什么重要的军事设施,且地势多为山川丘陵,还有许多的地道和防空洞,原子弹的威力会大打折扣 。
而且,我国当时多采用游击战,没有固定的营地,很难找到准确的打击目标,再加上原子弹波及范围广,很有可能伤到联军自己 。
就算联军撤走,将朝鲜半岛轰炸一遍,届时朝鲜战场上就会一片狼藉,而且还有可能因为核辐射的影响,几十年内也不会有生物踏足这片土地 。
但是这样的结果肯定不是美军想要得到的,联军参战是为了捞好处,但最后军费耗费巨大,什么好处也没捞到,还落个烂名声,那就得不偿失了 。
美国本身参与朝鲜战争的目的就不纯洁,他意图染指亚洲地区,将自己的强权扩散到整个世界,还妄图将新生的我国直接扼杀在摇篮里 。
但是,不正义的战争终将会迎来失败,自二战以来在世界战场上未尝一败的老美,终于在我国志愿军的手下打了败仗,最后也只能灰溜溜地撤军回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