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高温防中暑小知识( 五 )


3多吃蔬果 夏天的时令蔬菜 , 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 , 如桃子、杏、西瓜、香瓜等水分含量很高 , 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另外 , 乳制品既能补水 , 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
4
出行注意防晒 , 医生提醒大家 ,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 , 最好不要在中午到下午时在烈日下行走 , 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 , 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最高!如果此时必须外出 , 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 , 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 , 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 , 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此外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在炎热的夏季 , 外出时的防暑降温药品 , 如十滴水、驱风油等一定要备在身边 , 以备应急之用 。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吸汗效果较好的织物 , 应少穿化纤类服装 , 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 引起中暑 。
5另外 , 老年人、孕妇和有慢性疾病的人 , 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 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
最佳的药物
仁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 。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 , 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 。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 。此药能促进肠道管蠕动 , 缓解肠痉挛 。中暑、急性胃肠炎、咳嗽痰多者服用为宜 。
藿香正气水——主要成分是藿香、苍术、陈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 。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 , 适用于夏季因天气变化、室内空调过低等原因引起的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等症 。即是说 , 藿香正气水可用于治疗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
十滴水——主要成分是樟脑、大黄、干姜、桂皮、辣椒、小茴香、薄荷油或桉叶油 。用于治疗中暑所致头晕恶心 , 腹痛及胃肠不适等征 , 特别是夏季旅游常备的良药 。
清凉油——主要成分是薄荷脑、薄荷油、樟脑油、樟脑、桉油、丁香油、桂皮油等 。具有清凉散热 , 醒脑提神 , 止痒止痛 。用于伤暑引起的头痛 , 晕车 , 蚊虫叮咬等 , 亦是夏季旅游常备的良药 。
最佳调味品
食醋——中医称醋味酸微苦 , 性温 , 有散淤、止血、解毒、杀虫等功效 。酷热出汗多 , 多吃点醋 , 能帮助消化和吸收 , 促进食欲 。同时吃点醋有助于解除疲劳 , 保持充沛的精力 。但感冒发烧就不宜喝醋 , 因为醋有收敛作用 。
另外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夏季温度高 , 人体水分挥发较多 , 因此 , 要及时补充水分 , 不能等到渴了再喝 , 那时身体已经是缺水状态了 。但是不能单纯的喝水这样是解不了中暑的厄运的 , 因为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被带走 , 所以应适当喝一些盐水 。
2夏天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 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 , 还应多吃能够预防中暑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 像西红柿、西瓜、苦瓜、桃、乌梅、黄瓜、绿豆等 。
3冰镇食物 , 夏天是吃冷饮的季节 , 但其实吃的越凉越容易中暑 。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短期下低会让人体一下子无法适应这么低的温度 , 消化系统受到影响 , 继而影响到全身的各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 。在炎热夏季 , 就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 。
夏季防止中暑小常识 , 预防中暑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尽量避免在11~15时高温时段出门 , 不要长时间在阳光曝晒或高温、高湿度、气流静止的环境下活动或工作 。
2、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 , 即使天气再热 , 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空调不要对着自己吹 。
3、外出时要注意使用太阳伞、太阳帽、太阳镜等物品 , 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 , 免受阳光的直接照射 。
4、外出受热归来 , 忌“快速冷却” 。不要立即去吹空调、吹电扇、洗冷水澡 。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 , 体内热量难以散发 , 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 , 使人头晕目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