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的文体常识 三峡文体常识( 四 )


3、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 )
(虽 今义:虽然)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沿溯阻绝(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最)
哀转久绝(消失)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断缺)
② 哀转久绝(“转”通“啭”,鸟叫声)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1.两岸连山:省略句,省略定语“三峡”.2.重岩叠嶂:省略句,省略主语“两岸”.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行走景瞧之首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 。它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长二百零四公里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江面狭窄曲折,江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 。"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 。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 。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 。"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 。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喊《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有关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元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很不见曦月……" 。
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一,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总长八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就是最为宏伟险峻 。难怪古代诗人发出"纵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的赞叹 。湍急的江流,闯进夔门,在紧逼的峡谷中奔腾咆哮 。船驶峡中,真有"峰与天关接,船从地窟行"之感 。
巫峡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迄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公里余,包括金盔银甲峡和巫山十二峰,峡谷非凡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 。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很不断,是三峡中最可瞧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布满诗情书意,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 。非凡是巫山十二峰,千姿百态,其中神女峰最高 。神女峰宛如一位少女,婷婷玉立于云雾缥缈之中,时隐时现,给人间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 。两岸风景美丽,大诗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等都曾游此留诗 。
字串1
西陵峡东起香溪口,西至南津关,约长七十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个,以滩多水急闻名 。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 。自西而东依次是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四个峡区,以及青滩、泄滩、崆岭滩、腰叉河等险滩 。解放后,经过多年的整治,航道已大为改善,从而结束了"三峡千古很不夜航"的历史 。
即将建成的三霞坝水电站正位于西陵峡中部宽敞处,目前工程进展迅速,夜航西陵峡,可见两岸灯大火通明,车水马龙,施工场面蔚为壮瞧 。
下行至南津关,见江面豁然开朗,这就是长江三峡的出口 。北岸为融人文景瞧与自然景瞧为一体的宜昌三游洞景区,比邻气势恢宏的长江葛洲坝水电枢纽,共同构成环大坝平湖风景区,使宜昌作为长江三峡行走的起点或终点城市,更加具有现实的意义 。
在这壮丽的山川之中,曾经闪耀着大溪文化的异彩,诞生过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才女昭君 。三国时代,这里曾是吴蜀相争的战场 。唐宋以来,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苏轼、陆游等许多诗圣文豪,在这里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诗章 。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 。今天我们优秀的人民,将以创造性的劳动,开发三峡,建设三峡,把它装点得更加漂亮多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