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过,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曾经在兽牙、砾石和石珠上钻孔,那些孔有的就很圆 。山顶洞人是用一种尖状器转着钻孔的,一面钻不透,再从另一面钻 。
石器的尖是圆心,它的宽度的一半就是半径,一圈圈地转就可以钻出一个圆的孔 。以后到了陶器时代,许多陶器都是圆的 。
圆的陶器是将泥土放在一个转盘上制成的 。当人们开始纺线,又制出了圆形的石纺缍或陶纺缍 。
6000年前的半坡人(在西安)会建造圆形的房子,面积有十多平方米 。古代人还发现圆的木头滚着走比较省劲 。
后来他们在搬运重物的时候,就把几段圆木垫在大树、大石头下面滚着走,这样当然比扛着走省劲得多 。当然了,因为圆木不是固定在重物下面的,走一段,还得把后面滚出来的圆木滚到前面去,垫在重物前面部分的下方 。
大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轮子--圆的木盘 。大约在4000多年前,人们将圆的木盘固定在木架下,这就成了最初的车子 。
因为轮子的圆心是固定在一根轴上的,而圆心到圆周总是等长的,所以只要道路平坦,车子就可以平衡地前进了 。会作圆,但不一定就懂得圆的性质 。
古代埃及人就认为:圆,是神赐给人的神圣图形 。一直到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才给圆下了一个定义:"一中同长也" 。
意思是说:圆有一个圆心,圆心到圆周的长都相等 。这个定义比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前275年)给圆下定义要早100年 。
圆周率,也就是圆周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数 。《周髀算经》上说"径一周三",把圆周率看成3,这只是一个近似值 。
美索不达来亚人在作第一个轮子的时候,也只知道圆周率是3 。魏晋时期的刘徽于公元263年给《九章算术》作注 。
他发现"径一周三"只是圆内接正六边形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他创立了割圆术,认为圆内接正多连形边数无限增加时,周长就越逼近圆周长 。
【小学数学有趣小知识四年级 小学数学有趣小知识】他算到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圆周率,π= 3927/1250,请你将它换算成小数,看约等于多少? 刘徽已经把极限的概念运用于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之中,这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是一项重大的成就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在前人的计算基础上继续推算,求出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最早的七位小数精确值,他还用两个分数值来表示圆周率:22/7称为约率,355/113称为密率 。
请你将这两个分数换成小数,看它们与今天已知的圆周率有几位小数数字相同? 在欧洲,直到1000年后的十六世纪,德国人鄂图(公元1573年)和安托尼兹才得到这个数值 。现在有了电子计算机,圆周率已经算到了小数点后一千万以上了 。
4、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 。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 。
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 。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 。
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
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 。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 。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 。
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 。
1. 国庆假期中,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准备找找千克和克.走进超市,首先来到了饼干柜旁,这么多琳琅满目的饼干中,我选择了我最喜欢闲趣饼干,我仔细看了看,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净含量100克",说明这包饼干不含袋子的重量是100克,那要是有10包这样的饼干不就是1千克了. 接着我们又来到买米的地方,我发现一袋米要10千克,如果我们家每天吃2千克的话,我家每个月就要吃60千克,也就是这样的6袋米了. 后来我又看到了16个鸡蛋大约有1千克,一个菠萝大约2千克,一个西瓜大约3千克 今天,我收获真多啊,我感受到了数学中学到的千克和克这个知识,在生活中数学真的很重要. 2. 很多人都以为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可是我一直对他很怀疑,果不出我所料,今天数学课上老师介绍了阿拉伯数字的真正的来历.原来这是一个误会!阿拉伯数字真正的发明者是印度人,因为当时阿拉伯人的航海业很发达,他们把数字从印度传到了阿拉伯,欧洲人从他们的书上了解了这种简便的记数方法,就认为是他们发明的,所以称它为阿拉伯数字,后来这个误会又传到了中国. 最后,我很想对印度人说:"谢谢你们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这么大的方便,就因为这样,我很喜欢数学.不仅数字王国很神奇,而且数学的历史知识更是丰富. 5. 三(4) 何超 今天,我在家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 我发现一杯可乐800克,一杯绿茶500克,一杯冰红茶不知道多少克,于是我又补充了一个信息-------冰红茶比可乐少200克,要求三杯一共多少克呢?于是,我按照老师教的方法算:800-200=600,再600+500=1100,最后1100+800=1900,所以一共1900克. 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希望小朋友们能多多观察身边的数学问题. 6. 加法和减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缺一不可的.身边有许多事情都要用到加法和减法.比如在学校里,统计分数,统计认数-------生活中,妈妈上街买菜付钱;在家里,计算一个月的开支也要用加减法.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加减法有关,所以加减法在我们生活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法与减法真奇妙啊! 7. 三(4) 壮怡 现在,我们数学课正在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今天是星期天,我们全家去天目湖玩,在去天目湖的路上,我就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当公交车靠第一站时,我看见有8个人上了车,而第二站上了3个人,那如果第三站上车的人数是第一站和第二站人数的两倍,那第三站一共上了几个人呢? 小朋友们,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试一试吧. 8.<24时记时法> 三(3) 叶飞洋 24时记时法真是无所不能,不信就看看下面我是怎样过周末的吧::首先,7:30起床,然后7:45---8:00洗脸,8:00---8:15吃早饭,8:15---9:15做作业,9:15---10:30看电视,10:30---11:00吃中饭,11:00---15:00睡午觉,15:00---16:00玩,16:00---17:30看动画片,17:30---18:00吃晚饭,18:00---20:00看电视,20:00---21:00打电脑,21:00睡觉.24时记时法是不是很伟大呢?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也一定要写一篇这样的日记哦! 9.积少成多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东西 。
推荐阅读
- 数学常识题 基础的数学常识
- 小学数学生活常识
- 二年级常识知识大全集 二年级数学常识大全集
- 三年级数学趣味小知识 关于三年级天才数学小知识
- 学校总务工作汇报材料 小学学校总务工作汇报总结
- 2023沈阳铁西区卫工街第一小学幼升小普查报名时间及方式
- 温州龙港市江山小学附属幼儿园2023年秋季招生公告
- 温州龙港市江山小学附属幼儿园2023年秋招对象+报名指南
- 2023杭州公办小学现场信息核验时需要带什么材料?
- 小学生劳动心得体会 小学生劳动心得体会家长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