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 。
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 。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
马斯乐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 l)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3)既能悦纳本身,也能悦纳他人;(4)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 。(5)注意哲学与道德的理论;(6)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7)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8)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9)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 。
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 。
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 。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
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现在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编辑本段心理健康包括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 。
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
人际关系和谐 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 。
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是: ①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 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为; ④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
编辑本段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 。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 。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
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 。
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
推荐阅读
- 有益身心的健康常识
- 儿童睡觉常识
- 小寻儿童电话手表怎么拨号
- 2022四年级英语寒假作业答案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2四年级上学期英语寒假作业答案
- 儿童电梯安全小知识ppt
- 护肤常识儿童
- 儿童机票怎么收费标准 儿童坐飞机票价怎么算
- 4岁是儿童矮小的分界线
- 2023年济南槐荫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学信息登记公告
- 2023年济南槐荫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学信息登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