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的教学总结与反思 初一语文的教学总结( 八 )


二、再次积极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 。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
初一语文的教学总结8
我们都知道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 。学生是被教的主体 。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
一方面,农村的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普通话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 。而用广州话教学,又削弱语文语感教学的功能 。另一方面,七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 。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 。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 。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 。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 。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 。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 。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例如我在讲授『安塞腰鼓』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认识和理解安塞腰鼓,教学难度比较大 。
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 。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 。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 。当讲到一半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录象带,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 。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 。
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 。上课内容丰富,现实 。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 。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 。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
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 。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 。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 。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 。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 。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
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 。因此,绝对不能忽视 。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 。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 。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 。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