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 ,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在联合国安理会反恐委员会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 , 极端主义分子散播仇恨种子的适宜土壤是无知 。要想根除恐怖主义 , 就必须要从根本上消除无知 。
他强调 , 教育是一个关系到人类安全的问题 。布莱尔作为以他本人名字命名的“托尼·布莱尔信仰基金会”的负责人 , 向此次会议发表了讲话 。
布莱尔表示 , 人们必须教育年轻的下一代 , 使他们拥有一种开放型的头脑 , 了解对方 , 通过这种理解 , 将对方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人 。我们必须为此进行组织工作:在社区中、在网络上 , 特别是学校要倡导这种教育 , 利用基本的理解与知识的平台 , 扭转极端主义分子所散布的错误信息 。
“托尼·布莱尔信仰基金会”目前在20多个国家针对12岁至17岁的青少年实施“直接面对信仰”计划 。它通过视频会议等手段 , 让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青少年从信仰的角度讨论全球性的问题 , 从中获得开展对话、调解和谈判的技巧 , 打破宗教与文化偏见 , 最终达到防止冲突的目的 。
全球1000多所学校的5万名学生参加过该基金会主办的教育活动 。美国:公民日常反恐应急培训 很多美国大片中都有这样的情节:遇到紧急情况 , 公共安全广播要求人们撤离时 , 都会先说:这不是演习 , 重申 , 这不是演习 , 请从安全通道撤离…… 这虽然是电影 , 但其实现实中遇到紧急情况广播也是这样说 。
为什么要重复强调 , 这不是演习呢?因为美国时不时会有类似的演习 。为了不让人们误解 , 所以必须强调 。
美国洛杉矶警方在大学校园举行反恐演习 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公民的日常反恐培训 。这种培训 , 非常有用 。
美国的一些社区就会组织民众不定期进行反恐知识培训 。一、教民众如何识别恐怖分子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 , 但是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警惕 , 例如: (1)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 (2)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 , 或与季节不协调者; (3)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 (4)在检查过程中 , 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 (5)频繁进出大型活动场所; (6)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 (7)疑似警方通报的嫌疑人员 。
二、被恐怖分子劫持后怎么办? (1)保持冷静 , 不要反抗; (2)不对视 , 不对话 , 趴在地上 , 动作要缓慢; (3)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讯工具 , 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 , 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求救 , 短信主要内容:自己所在位置 , 人质人数 , 恐怖分子人数等; (4)注意观察恐怖分子人数 , 头领 , 便于事后提供证言; (5)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 , 尽可能趴在地上 , 在警方掩护下脱离现场 。澳大利亚:反恐教育全民参与 澳大利亚的反恐宣传分为全民教育和专业学习两种 。
进入21世纪以来 , 这种全民反恐的宣传在澳大利亚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比如从2002年开始 , 澳大利亚政府就推出了“让我们为澳大利亚警惕”全国反恐运动 。
自从2005年开始 , 悉尼开始进行反恐专项宣传 , 更是声势浩大 。从那时起 , 悉尼市就反复向市民提出一个口号叫做“如果你看到什么 , 就说出什么”——意思是鼓励市民在公众场合如果看到无人认领的包裹 , 或者是一些可疑活动 , 就要立即向警方通报这一情况 。
这一宣传活动当时在悉尼 。
当地时间11月13日晚 , 法国巴黎突遭“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 , 震惊世界 。
这一被称作“欧洲版911”的恐怖袭击 , 在给法国等国政府情报、警方、军方、内政、反恐等部门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 , 也给世界各国教育部门再次敲响警钟 , 大中小学的反恐防恐教育任重道远 。英国:大中小学共推进 我要在线咨询 2015年2月12日 , 英国投票通过了反恐立法——《反恐和安全法案2015》 。
在该法案中 , 英国政府明确表示现在各大高校都有责任参与到“反恐防治”的工作中去 。英国内政部出台的最新指导意见显示 , 政府将会陆续出台一些新的指导措施 , 主要包括校园内学生涉恐的外部处理意见 , 公立和私立大学都包括在内 。
推荐阅读
- 小学防恐安全小知识,小学生防恐知识学习内容是什么
- 小学生反恐防恐安全常识 小学生防恐安全常识
- 反恐防暴安全小知识 反恐安全教育小知识内容
- 反恐常识宣传有什么用 反恐常识宣传
- 防暴反恐常识ppt
- 反恐维稳行动常识内容 反恐维稳行动常识
- 驾驶员开车注意什么安全 开车时驾驶员需遵循哪些安全规定
- 反恐防暴自救常识 反恐防暴常识新闻
- 途观安全配置有哪些 途昂安全配置有哪些
- 交通安全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安全培训个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