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科技发展小知识( 五 )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 , 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 。中国发展航太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外太空 , 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太空 , 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 , 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 ,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 维护国家权益 , 增强综合国力 。
中国发展航太事业贯彻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 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2016年3月29日 , 中国航天获中国政府质量领域最高奖——“中国质量奖” 。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 , 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 , 才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 ,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 , 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 , 以较少的投入 , 在较短的时间里 , 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 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
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
神州七号是中国航天的重要阶段 , 现在神舟七号运载火箭已经开始研制 , 按照计划是在2008年实现发射 。届时 , 神舟七号将重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太空行走)技术 。原计划2007年发射 , 但由于部件的技术问题被推迟了半年 , 计划2008年发射.
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仍然是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 , 此前这种火箭已经成功地将六艘神舟飞船送入太空 , 具有成熟的技术基础 。目前新一枚运载火箭元器件的采购与生产已经展开 。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说 , 这一次他们将采用质量更高的元器件 。针对前几枚火箭的飞行情况 , 科研人员还将对这枚火箭进行局部改进 , 来进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 。此外 , 他们还考虑在火箭上增加一些摄像头 , 使火箭的工作状态更直观 。从神舟七号开始 , 我国进入载人航天二期工程 。在这一阶段里 , 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 。整个二期工程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由长征二号F型火箭担任 。荆木春表示 , 十一五期间 , 他们要把载人航天二期工作基本完成 , 最后完成有人的交会对接工作 , 预计还有五六枚火箭的发射任务 。与神五、神六不同的是 , “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 。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 , 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 , 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目前 , ‘神舟’七号的其他部件都差不多了 , 只有宇航服还要攻关 , 宇航服的研究进度决定了神七进度 。”黄春平又补充说 , “不过 , 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 。” 为了适应真空的环境 , “神舟”七号宇航服从气密、通信、排泄、通讯、电源、活动关节等各方面 , 都要比神六有较大提高 。神七发射时间基本敲定 .
日前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研究员、现任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宋征宇在重庆透露:“神七”飞天的时间定为北京奥运会之后的2008年9月 , 将搭载3名航天员 。“神七”的准备工作非常顺利 , 火箭的准备工作今年年底就可完成 , 目前正进行3名航天员的选拔、训练 。与“神六”不同 , “神七”增加了航天员的出舱活动 , 包括行走、操作、拧螺钉、安装设备等项目“神七”将继续在酒泉基地发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