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文学常识题及答案 三国演义文学常识题( 三 )


《三国志·魏志·刘帧传》:“帧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 。”裴注:《典略》曰:“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 。
坐中众人咸伏,而帧独平视 。太祖闻之,乃收帧 。”
说解:依封建礼制,臣面君自当伏拜,既赐平身乃敢平视 。刘帧平眼正视曹丕夫人——后来的甄皇后,曹操故以不敬治其罪 。
后以“平视获罪”比喻对女子不敢公然相看 。唐李商隐诗《天平公座中呈令狐相公》后两句“虽然同是将军容,不敢公然仔细看”,即暗中反用刘帧平视甄夫人而获罪之事 。
煮豆燃萁 释源:《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 说解:“煮豆燃萁”比喻曹丕曹植兄弟二人同胞手足自相残杀 。
后世用以比喻骨肉相残,如清浴日生《海国英雄记·投诚》“因此上蔑王章,残百姓,煮豆燃萁,惹朝廷劳兵转饷 。”或称曹植之才,以“七步成诗”或“七步成章”、“七步之才”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如《醒世恒言》:“从来宠贵起猜疑,七步成诗亦可为 。
堪叹釜萁仇未已,六朝骨肉尽诛夷 。”明高明《琵琶记·春宴杏园》: 。
《三国演义》一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______,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______、华容道义释______、过五关______、水淹______、败走______ 。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______、七擒______、六出______、空城计智退______、挥泪斩______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剑的______,使丈八蛇矛枪的______和使______的关羽 。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 _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
例如:舌战群儒,______,______ 。7.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深化而来的 。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 故事: 成语: 故事: 8.“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
这个故事是。9.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
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东和: 收二川: 七擒:北拒: 排八阵: 一、答1、关羽 单骑 曹操 斩六将 三军 麦城2、新野 孟获 歧山 司马毅 马谡3、刘备 张飞 大刀4、三国演义5、三顾茅庐 引狼入室 望梅止渴6、七擒孟获 三气周瑜7、火烧赤壁 望梅止渴:曹操在指挥一场战役时,士兵口渴难忍,附近又没有水源,曹操灵机一动,说:“这条路的前面是一片梅子林,我们只要走出那片梅林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士兵们不禁想起了梅子酸溜溜的味道,于是振作起精神顺利完成了任务 。
引狼入室:东吴首领孙策去世时,把霸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 。孙权当时还是个羽翼未丰满的少年,哥哥的去世让他很受打击,整天以泪洗面 。
他的谋士张昭说,他整天只知道思念哥哥而废了大事,就像把狼请到居室里一样危险 。于是孙权听从了劝告,使江东蒸蒸日上 。
8、煮酒论英雄9、六出:六出歧山东和:孙刘联盟 收二川:帮刘备打下益州二川 七擒:七擒孟获 北拒:北拒曹操 排八阵:发明了八阵图二、《三国演义》1、“_________”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俄国学者称赞《__________》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
(义、《三国演义》) 2、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____________ 。(关羽) 3、周瑜,字________,东吴_________(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