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电影院一年赚多少钱【电影院利润大概什么比例】( 二 )


此外,观影人次可以进一步分解为:
观影人次 = 观影人数 * 人均频次
也就是说,既可以通过提高观影人数,让更多的人走入电影院,也可以让喜欢看电影的人,再多看一部 。

正是这个思路,让我们看到了万达电影持续在提升会员人数上发力,并在有效连接的基础上通过精准营销进一步提升会员的观影频次 。更多的观众通过万达电影APP购票,在提升票房收入的同时,还会让万达电影留存更多的电商服务费,真可谓一举两得 。
【一家电影院一年赚多少钱【电影院利润大概什么比例】】 更进一步,我们通过观察万达电影近年来成本构成的变动驱动,容易看出可变成本的占比逐渐走低,而以租金物业及折旧摊销为代表的固定成本占比越来越高(2019年中报已经超过一半),这也就意味着影院的利润变动将会由于经营杠杆的存在,以远高于营收变动的幅度变化 。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某一年是高水平电影的大年,头部影院公司将会迎来利润水平的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如果某一年电影水平整体差强人意,影院公司的盈利表现将会相当逊色 。
在万达电影答复证监会问询的文件中,还披露了一些有意思的行业数据,我们记录如下并稍做点评 。
第一,根据《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15-2018年中国银幕数量复合增速达23.82%,远高于整体票房复合增长率11.42%;全行业平均上座率由2015年的17.37%下降至2018年的12.15%;2019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影院703家,银幕4,461块,2019年1-6月境内影院的平均单银幕产出为44.6万元,低于上年同期的53.8万元,导致全行业单银幕产出持续下滑 。
这意味着,今年院线公司的日子仍然不太好过 。
第二,2017年、2018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增速分别为22.32%、9.12%,2019年1-6月,全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311.7亿元,同比减少2.7%,观影人次8.1亿,同比减少10.3% 。
观影人次的降幅远高于票房收入的降幅,说明今年的平均票价提高了不少 。这大概也和打击“票补”行为有直接关系 。
补充一下背景:所谓“票补”,是指电影的制片方拿出一部分预算来做促销,目的是在影院上线的前几天内拉动票房增长 。换句话说,也就是以价换量 。相应的,打击“票补”会提升平均票价,而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很有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价格敏感的观众放弃观影 。
第三,参照北美成熟市场的经验,前三名头部院线(Regal、AMC、Cinemark)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 50%,而目前国内前三名院线 2018 年的市场份额合计仅 31.36% 。
结合近年来行业持续低迷,头部影院公司很可能借机进一步提高集中度,这大概是万达选择逆势扩张的关键原因 。
第四,从国际经验来看,相比于北美的 3.59 次人均观影次数,韩国的 4.24 次人均观影次数,中国当前人均观影次数仅为 1.23次,具备明显的增长潜力 。根据普华永道《2017-2021 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数据,2021 年中国电影票房将达到 107 亿美元(约合 700.68亿元),预计届时将与美国基本齐平,并列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 。
远期来看,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应该是没有悬念的 。在不提票价的前提下,这只需要人均观影次数提升到1.43次(约15%增长)就能够实现了 。
在本篇中,我们详尽的剖析了影院公司的业务和财务数据,通过比对多家上市公司的院线业务,我们有如下几点观察结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