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 不耻下问 , 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
“是以”就是“因此” , “凭借这个”的意思 , 意译为所以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借什么称作‘文’呢?”孔子说:“聪敏而又喜好学习 , 不把向比他地位低的人请教当作耻辱 , 因此被称为‘文’ 。”
子曰:“默而识之 , 学而不厌 , 诲人不倦 , 何有于我哉?”(《述而》)
“识”念做zhi4 , 记住的意思 , 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读音仍有残留 , 如博闻强识 , 标识中的“识”都念zhi4 , 不念shi2
“厌”不是讨厌的意思 , 同“餍” , 本义吃饱 , 引申出满足的意思
“何有”是上古汉语的固定用法 , 是“何有其难”的意思 , 就教材解释成哪里有 , 说这是孔子的谦辞 , 其实是孔子的自负之语
孔子说:“默默的记住 , 学习又不满足于已经学会的知识 , 教导别人从不疲倦 , 这对我来说有什么难的呢?”
子曰:“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三”是虚数 , 表示很多 , 不一定就是三个
“其不善而改之”的前面承前省一个“择”字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 , 一定有我的老师:选择其中好的地方并且仿效它;选择其中不好的地方并且改正自己身上与他相同的毛病 。”
孔丘(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 , 字仲尼 , 汉族 , 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 , 儒家学派创始人 , 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
推荐阅读
- 诺贝尔文学奖莫言颁奖词 莫言颁奖词
- 汉语言文学学什么课程
- 文学常识及答案高中 文学常识及答案
- 初中论语十二则原文翻译注释 初中文言文论语十二则原文赏析
- 中考文学常识必考大全 高考中考文学常识大全
- 高中语文知识积累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积累文学常识
- 语文文学常识积累大全 语文文学常识积累
- 高考语文必备文学常识积累 高考语文必备文学常识
- 高一上学期语文文学常识 高一上学期文学常识
- 高考必备语文文学常识 高考必考语文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