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2022( 三 )


在此基础上 , 总结出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4.注意新知与旧知的矛盾冲突
第一个问题解决“乘加混合” , 学生还是习惯地从左往右 , 但第二个问题“乘减混合” , 显然不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 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组织产生认知冲突,抓住这个时机的'运算顺序的教学
5.注重数学思考
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 注重了思维的表述 , 又让学生明白要先算乘法的道理 。注意对同类题的比较 , 通过比较归纳出含两级运算的计算顺序 , 有利于学生掌握 。
6.重视对错误的诊断及矫正
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 , 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 进行辨析 。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1)格式问题:等于号的对齐;(2)运算顺序:学生在理解了运算顺序之后 , 有些前面是减法、加法后面是乘法的混合算式 , 学生往往是将后面的结果写在前面 。通过(1)强调算法: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 , 应先算乘法;(2)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 , 进行纠错;(3)算法强化练习进行诊断及矫正 。
改进之处:
1.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做混合运算时要教育学生养成:整体观察—分清顺序—认真计算—全面检查的习惯 。
2.教学中前松后紧 , 要加大练习的量 , 通过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 , 进一步理解算理 , 掌握运算顺序 。
3.语言要严密 。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2021最新5
教学内容:
图形与拼组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 学好本单元的内容将为进一步学-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
教学目标:
借助观察、操作 ,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 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初步认识五变形和六边形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拼组图形的过程 , 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在具体情境中 , 感受、欣赏图形美 , 培养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 。
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课时分配:
观察鸟巢2课时
欣赏壁画2课时
课时1信息窗1--观察温馨鸟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73页 。
教学目标:
学生借助观察操作 ,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 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 ,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 。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 , 感受、欣赏图形的美 。
教学重难点:
学生借助观察操作 ,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 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 ,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 。
教学准备: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 小草、小树都发芽了 , 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出来活动了 。(出示课件:春天的美丽景色:各种树木、花草 , 一些小鸟…)
观察画面 , 你看到了什么?
有三个小朋友出来踏青 , 看到了树上的小鸟飞来飞去 , 想象一下 , 他们会说些什么?
二、出示信息:
这三个小朋友和同学们一样 , 都是爱护小鸟的好孩子 , 可是有的小鸟有家 , 有的小鸟没有家 , 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帮小鸟做鸟窝吧?
(一)出示长方体实物
1、怎样来做这个长方体的鸟窝呢?
2、集体交流:先要知道每个面的形状:上下前后都是长方形的 。
3、什么是长方形呢?我们来研究一下长方形的特征 。
4、小组活动:利用你手中的学具量一量、折一折 。
1)用三角板量一量四个角
2)用直尺量一量四条边
5、把长方形折一折小结:长方形是长方体的一个面 , 是平面图形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 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边叫做"长" , 短边叫做"宽" 。
(二)出示正方形实物
1、这是一个正方体的鸟窝 , 怎么做呢?
2、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呢?(每个面都是一样的正方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