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 关于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与实施( 五 )


二、质量目标
1、基本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 使学生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 , 促进社会发展 。
(2)通过学习使学生生物与环境 , 使学生更有意识地保护环境 , 促进社会发展 。
2、基本能力目标:
(1)通过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有初步的观察能力、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
3、情感态度目标:
(1)能保持对科学的旺盛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 。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生物问题的喜悦 。
4、具体教学成绩目标
及格率达到75%,优秀率达到30% , 平均分:65分 , 高分率:
三、教学具体措施:
1、精心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 针对具体学情因材施教;
2、进一步开展自主学习课堂 , 探索教学方法 , 提高课堂效率;
3、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习 , 使优生得到发展 , 差生得到提高;
4、适当设计生物科技实践活动 ,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定期举行单元考试 ,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 做到查遗补漏;
6、引领学生开展复习方法交流等活动 , 让优生带动差生共同进步 。
关于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与实施5
一、指导思想
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 ,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 ,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 面向全体学生 ,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 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 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 。
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 ,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在此基础上 , 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 , 逐步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
5、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 。
6、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进行生物学相关信息资料的查询和收集 。
过程与方法
1、期初“三个一”:订一个奋斗目标、找一个互助伙伴、提一条教学建议 。采取“目标激励、同伴互助、师生共勉”的教学策略 , 增强主动性 , 密切合作性 ,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可持续发展 。
2、每堂“三个一”:提一个学科问题、记一个知识结构、出一份测试试题 。着意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归纳能力和自我检测能力 , 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让渡给学生 。
3、注重学法指导 , 教会学生学习 。如
(1)问题导向法 。指导学生按照“生物有哪些形态结构特征?如何适应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等基本问题自主学习、自主解答、自主测试、自主反馈 , 辅以同伴互助和教师点评 , 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
(2)实验探究法 。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流程 。
(3)理论联系实际法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 , 提升学习兴趣 , 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
(4)识图学习法 。新教材图文并茂 , 形象直观 , 可读性强 。引导学生学会看图、读图 , 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把握和理解记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