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例文)( 五 )


2、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 再过几天我校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就要召开了 。这次的运动会可与以往不同啊!为了提高我校“秋季运动会”的知名度 , 我们学校想以其中的一位做这次运动会的形象大使 , 你更希望谁代表我们学校担任这次运动会的形象大使?(学生各抒己见 , 产生意见 。)
3、看来同学们各有想法 , 那么用什么方法来决定推荐谁比较好呢?(举手表决 , 统计)对!我们可以现场收集和整理大家的想法 。那么我们班的情况到底怎样呢?(举手表决)支持刘翔的同学请举手;支持姚明的同学请举手 。(现场了解统计情况 , 做到心中有数 。)
4、刚才只是我们对本班的收集和整理 , 不能代表我们整个年级同学的意见 。所以老师在课前收集和整理了六年级其他六个班同学们统计的情况 。(出示六年级各班推荐刘翔、姚明情况的统计表) , 把刚才收集到的我们班的数据也填在表中 , 提问:从表中能比较出结果吗?(可以 , 但比较困难 。)
5、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大家的意见 , 你觉得我们用什么把这些数据表现出来会更好呢?(条形统计图)老师也觉得条形统计图很好 , 因为用直条图来表示可以直观的看清楚各班统计的情况 。但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呢?(学生各抒己见)
6、出示根据本班统计情况制作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 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标题、日期、单位、横纵轴、不同的直条图、图例以及纵轴表示的单位大小等) , 为何选用两种颜色的直条 , 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何不同?我们把这种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
7、你能根据其他几个班的统计情况来继续绘制我们刚才统计图吗?(学生补充完整统计图)
8、评议:找三种类型的:(1)直条图少数字的;(2)画的直条不够规范的;(3)比较正确且美观的 。让学生去评议 。
9、观察图 , 哪个班喜欢刘翔和姚明的相差比较大?哪个班喜欢刘翔和姚明的相差比较小?从图中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你觉得从六年级调查统计的情况看 , 谁更有可能担任我们运动会的形象大使?
二、 合作互动 , 共同探究
1、我们的运动会就要召开了 , 大家想和刘翔、姚明一样 , 成为我们学校的体育明星吗?那么你们平时都开展了哪些体育活动啊?(学生叙说)想不到同学们这么热爱体育运动 , 老师为大家能够积极参加锻炼而感到十分高兴!
2、看图分析
球类比赛中 , 在边线发球时 , 有单手投球 , 也有双手投球 , 根据你的经验 , 你认为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学生各抒己见)
出示课本58页的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 评价一下 , 哪一种更便于比较两种投球方式的投球距离?
纵轴每格代表几米?最下面一格为何用折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后 , 相互交流 。
纵轴每个单位表示0.5米 , 最下面一格用折线表示省略 。)
从上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的结论)
回顾总结 , 展示个性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2、为了开展好这次运动会 , 有许多有关体育活动的数据需要收集和整理 , 刚才我们只是把体育活动中的一部分进行了统计 , 请同学们在课后、运动会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 , 绘制设计成统计图 , 看一看谁设计的既美观又正确 。创设便于统计的问题情境 ,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 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
在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中 , 引导学生讨论用什么统计图来描述这组数据比较合适 , 再思考能否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两组数据 , 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这样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鼓励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 体会数据是蕴涵信息的 。同时养成严谨仔细的学习习惯 , 弄清统计图中的每个细节 。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对统计的项目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
教学反思:
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 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经历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过程 , 并在相互的评议和交流中 , 不断改进和完善各自的统计图 , 逐步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 引导学生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 , 表达自己的想法 , 验证猜想 , 体验到数据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