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届优秀中考作文7篇( 三 )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就永远不能开放;航船如果害怕风雨,那它就永远不能到达彼岸;人生如果害怕风雨,那就永远不能成长 。
既然这样,那就让我们勇敢地面对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吧,请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之后有彩虹”!
北京历届优秀中考作文6
第一次听说“吃亏是福”是在初中化学课时,身广体胖的郭老师说的 。因为稀有所以记忆忧新 。
人世间,总有些人常怕自己吃亏 。因而他们总爱斤斤计较,处处较劲,即使是蝇头小利,也要吵闹不休,与人争得面红耳赤 。他们若占了点便宜,心里就沾沾自喜格外舒服 。
其实,做人是不能怕吃亏的 。做人的可贵之处,要有点乐于亏己 。事实就是如此,自己主动吃点亏,往往能把棘手的事情做好,能把很难处理的问题解决得妥妥当当 。
有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年过年前夕,皇帝下令赏赐朝中每个大臣一头牛 。牛有大有小,有肥有瘦 。在分牛时,负责分牛的大臣犯了难,不知怎么分才能让大家满意 。正当他束手无策时,一位大臣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说:“这批牛很好分 。”说完,他就牵了一只瘦牛,高高兴兴地回家 。众大臣见了,也都纷纷仿效他,不加挑剔地牵了一头牛就走 。摆在大臣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 。这位大臣既得到了众大臣尊敬,也得到了皇帝的器重 。对于这位大臣来说,吃亏不正是福吗?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向生活艰苦朴素,平易近人,为国家民族日理万机、废寝忘食 。我们知道周总理的睡衣有好多补丁,我们知道周总理16年只穿了两双皮鞋----周总理说国家还很穷,他身为国家领导人要起一个带头作用 。难怪1976年在零下几十度的寒风中,长安街头,百万群众自发地为周总理送行 。从个人角度来说,周总理是吃了很大的亏,但是他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
吃亏者,能让人们觉得他有肚量而加以敬重 。这样,吃亏者的人际关系自然就比别人好 。当他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乐于向他伸出援救之手;当他干事业时,别人也肯对他给予支持,给予帮助 。他的事业自然就容易获得成功 。毋庸置疑,能吃亏者,大都是心胸宽阔者 。而这些人呢,就比别人更能为国建功立业 。
有人说:一个人心胸有多大,他做成的事业就有多大 。的确有理!只要我们留心一下历史和身边的人就不难发现,凡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就者,尤其是那些有杰出成就的人,无一不是胸怀宽广、能吃亏的人 。相反,再看看我们身边那些一生无所作为,无所建树的人,有哪一个不是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不肯吃亏之辈?由此可见,吃亏不是福吗?
身为人师,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又在教导孩子们“吃亏是福” 。这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对社会,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 。
北京历届优秀中考作文7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徐志摩先生的那首诗《再别康桥》,引发了我们对告别的思考 。
在古今诗人的笔下,告别往往是一种不舍,一种愁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是一种多么惆怅的告别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又是一种多么失落的告别呀!然而我并不喜欢这种依依不舍的告别,我更喜欢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那种豁达的心胸开阔的告别 。因为告别其实是人生又一个新的开始 。
当爱迪生离开关心他的母亲到各地去找工作时,这与母亲的告别意味着爱迪生发明事业的开始;
当比尔﹒盖茨离开故乡西雅图去到其他地方建立微软公司时,这与他故乡的告别意味着他的创业的一个新的开始;
当鲁迅放弃医学而回国开始他的写作生涯时,这与他的恩师藤野先生的告别就意味着他人生旅途的又一个开始 。
由此可见,告别旧的事物就意味着一个新的事物的开始,所以,告别并不是一个令人伤感的事 。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以开阔的心胸来面对告别的 。许多人因为对告别过于伤感而会忘记了告别之后的崭新开始 。这些人往往因为太留恋过去的事情,也就无法面对新人新事物,也就甭谈新的开始了 。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告别之类的事 。人们会与同学朋友告别,会与父母亲人告别,如果我们把这些告别都看作是新的开始,就可以在后来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好 。历史上有无数的伟人名人给我们提供了范例:海伦告别了聋和哑,成了一位盲人女作家,社会活动家;莱特兄弟告别了玩耍的竹蜻蜓,却发明了飞机;霍金告别了绝症的痛苦,写下了《时间简史》 。因此,只要以宽阔的胸襟、顽强的毅力对待告别,成功或许正向你招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