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存在不足
虽然我在语文教学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还是出现了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一些学生进步很快,学习成绩不错,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年龄上的差异,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学习上就有点困难了,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 。
当然,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
一年级中职语文教学总结4
本学期我教学研究的主题是写作瓶颈突破的深入研究,现将其总结如下: 当今语文教学,面对应试教育占了上风,严重的脱离了学生思想实际,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反映自己独立见解、真实思想感情和贴近生活实际的作文少之又少;学生厌恶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们将如何摆脱写作教学困境,走出写作教学的误区呢?写作教学的出路在哪里?我们将怎样进行写作教学?《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今后的写作教学指明了方向 。它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以“作文教学”作为改革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提出“以语文活动积体验,以丰富体验促写作,以成功写作促语文”的口号,并以此为契入点,促动、推进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水平的提高 。要突破写作教学瓶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少限制束缚,多激发好感
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自觉中往往给学生设置了许多障碍,在一种处处受限制的氛围中写作,势必感到无从下手 。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更少地限制束缚,多一些拓展扩散,营造一个自由宽松、愉悦和谐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无拘无束地去驰骋思维,多写“放胆文”、“真情文” 。近几年来做了大量改革,高考作文要求中常见的“文体不限”,即是减少束缚的体现,这样学生可不受文体框架的约束,能有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同时我们可以将优秀篇目推荐给学生,并不时将自己偶尔发表的好的作品与学生共赏,不断熏陶 。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与学生同题材,同要求,同时间多写“下水”作文,与学生共同体味习作的甘苦,做学生习作路途上的贴心人、同行人来激发学生的好感 。
2 。少刻意强迫,多激发兴趣
当前很多中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而写作,对写作没有兴趣,认为这只是完成教师的作业、任务,教师尽管苦口婆心,学生却是唉声叹气!逼得急了,高压之下完成的作文也只是敷衍之作 。而新课标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从这表述中不难看出,它强调了表达的兴趣和欲望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 。”只要我们关注他们兴趣的焦点,把握住他们流行的话题,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要写,把话写好,鼓励学生写自己的话,写与别人不同的话,自然能提起他们表达的兴趣来,而不是刻意要求、强迫写作 。这就要求教师能有更多的激趣方法,能充分体现新课程“主动”的精神,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 。
3 。少敷衍抄作,多阅读积累
【一年级语文教学总结第二学期 中职一年级语文教学总结】古人讲究“厚积薄发”,作文教学也要重视对学生文化底蕴的积淀 。好作文都有一股浓浓的醉人心脾的底蕴味儿 。没有积累,临写作时自是“腹中空”,抄作有时也就难以避免了,只有积累,才能信手拈来,才能“腹有诗书文自华”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说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无论是写作的出发点、写作的实际活动还是写作的结果,都应该深化对感性的语言模块的认识,大量积累各种生活经验材料,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
《语文教学大纲》也同样指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 。”吕叔湘先生说:“阅读的本领学会了,自己写文章就不难了 。”届时,只要激活储存于学生大脑中的材料,就可产生综合效应,使写作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材料越广泛,可以展开的思维空间就越开阔,文章就越大气、越灵气,越与众不同、别具一格,越富有创新精神,在作文的舞台上就可以上演自己“创新”的性灵文章 。
推荐阅读
- 中职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中职语文教学年度工作总结
- 学校出纳工作总结个人1500字 出纳的工资一般多少钱
- 天气有关的谚语四年级上册 有关天气的一年级谚语有哪些
- 一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10篇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 中学历史教学研修总结
- 中学继续教育培训总结 中学历史教学培训总结
- 初中历史教学经验总结 中学历史教学经验总结
-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 中学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历史课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