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常识 小学生 科学汽车小常识( 七 )


一、力学方面1、汽车的底盘质量都较大 , 这样可以降低汽车的重心 , 增加汽车行驶时的稳度.2、汽车的车身设计成流线型 , 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3、汽车前进的动力——地面对主动轮的摩擦力(主动轮与从动轮与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反)4、汽车在平直路面匀速前进时——牵引力与阻力互相平衡 , 汽车所受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平衡5、汽车拐弯时:①司机要打方向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乘客会向拐弯的反方向倾倒——由于乘客具有惯性6、汽车急刹车(减速)时 , ①司机踩刹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乘客会向车行方向倾倒――惯性;③司机用较小的力就能刹住车――杠杆原理;④用力踩刹车——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⑤急刹车时 , 车轮与地面的摩擦由滚动变摩擦成滑动摩擦7、不同用途的汽车的车轮还存在大小和个数的差异——这与汽车对路面的压强大小相关8、汽车的座椅都设计得既宽且大 , 这样就减小了对坐车人的压强 , 使人乘坐舒服9、汽车快速行驶时 , 车的尾部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 , 这是我们常常能在运动的汽车尾部看到卷扬的尘土形成原因10、交通管理部门要求:①小汽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样可以防止惯性的危害;②严禁车辆超载——不仅仅减小车辆对路面的破坏 , 还有减小摩擦、惯性等;③严禁车辆超速——防止急刹车时 , 因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过长而造成车祸11、简单机械的应用:①方向盘、车轮、开窗摇柄等都是轮轴 , ②调速杆 , 自动开关门装置是杠杆12、汽车爬坡时要调为低速:由P=Fv , 功率一定时 , 降低速度 , 可增大牵引力13、关于速度路程 , 时间的计算问题;参照物与运动状态的描述问题14、认识限速 , 里程 , 禁鸣等标志牌 , 了解其含义二、声学方面1、汽车喇叭发声要响 , 发动机的声音要尽量消除(发动机上装配消音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为减轻车辆行驶时的噪声对道旁居民的影响 , 在道旁设置屏障或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喇叭发声:电能――机械能三、热学方面1、汽车发动机常用柴油机或汽油机——它们是内燃机——利用内能来做功2、发动机外装有水套 , 用循环流动的水帮助发动机散热——水的比热容大3、冬天 , 为防冻坏水箱 , 入夜时要排尽水箱中的水――防止热胀冷缩的危害4、小汽车的后窗玻璃板中嵌有一道道的电热丝——它可以防止车内形成的雾气附着于玻璃上并凝结5、刚坐进汽车或有汽车从你身旁驶过时 , 会闻到浓浓的汽油味——扩散现象6、空调车车窗玻璃设计成双层的――防止传热7、环保汽车使用气体燃料 , 可减小对大气的污染四、电学方面1、汽车的发动机常用低压电动机起动:电动机是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道理制成的 , 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汽车电动机(汽车电机)常用车载电瓶(蓄电池)供电 , 汽车运行过程中可以利用的车轮带动车载发电机发电 , 给蓄电池充电.给蓄电池充电时 ,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 此时蓄电池是用电器;用蓄电池给电动机供电时 ,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此时蓄电池才是电源3、车载蓄电池还被用来为汽车上配装的空调、电扇、收录机、CD机及各种用途的电灯供电 , 方便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声能、光能等等3、油罐车的尾部通常要挂一条铁链直达路面 , 这样做有利于使运输过程中因颠簸而产生的电荷迅速传到大地上 , 避免因静电放电而带来灾难4、车灯发光:电能――光能五、光学方面1、汽车旁的观后镜 , 交叉路口的观察镜用的都是凸面镜 , 可以开阔视野2、汽车在夜间行驶时 , 车内一般不开灯 , 这样可防止车内乘客在司机前的挡风玻璃上成像 , 干扰司机正确判断3、汽车前的挡风玻璃通常都不直立(底盘高大的车除外) , 这是因为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车内物体易通过它成像于司机面前 , 影响司机的判断4、汽车尾灯灯罩:角反射器可将射来的光线反回 , 保证后面车辆安全5、汽车头灯:凹面镜反射原理 , 近距光灯丝在焦点附近 , 远距光灯丝在焦点上 。

推荐阅读